一种手电、吊灯及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256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0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电、吊灯及台灯,包括导光组件和灯头组件,导光组件包括导光管和灯管壳,灯管壳套设于导光管,导光管包括透光柱面,透光柱面朝向灯管壳;灯头组件包括固定环、第一灯板和透镜,固定环连接于导光管的一端,第一灯板和透镜均位于固定环,第一灯板包括第一发光面和相对第一发光面设置的第二发光面,透镜位于第一发光面,第二发光面朝向导光管。本技术的手电,由于透镜抵接于第一发光面,导光管的透光柱面可出光,第二发光面朝向导光管,从而第一发光面在透镜处形成远灯光,第二发光面从透光面出光形成近灯光,进而使得手电同时兼具远光照明和近光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照明的,尤其涉及一种手电、吊灯及台灯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手电一般用于夜间远距离照明,然而,当手电调整为远距离照明时,会导致近距离路面存在光照盲区的问题,因此,给用户夜间使用手电照明时容易看不清近路况而存在危险,另外,目前的手电的功能用途单一,不具备多样性的用户使用体验,因此,需要解决手电不能同时兼顾远近距离照明和功能用途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电,旨在解决手电不能同时兼顾远近距离照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手电,包括导光组件、灯头组件和灯尾模组,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导光管和灯管壳,所述灯管壳套设于所述导光管,所述导光管包括透光柱面,所述透光柱面朝向所述灯管壳;所述灯头组件包括固定环、第一灯板和透镜,所述固定环连接于所述导光管的一端,所述第一灯板和所述透镜均位于所述固定环,所述第一灯板包括第一发光面和相对所述第一发光面设置的第二发光面,所述透镜位于所述第一发光面,所述第二发光面朝向所述导光管;所述灯尾模组包括外壳、控制板和第二灯板,所述外壳连接于所述导光管的另一端,所述控制板和所述第二灯板均位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二灯板的出光面朝向所述导光管,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灯板和所述第二灯板电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光面设有第一灯珠,所述第二发光面环绕设有第二灯珠,所述第一灯珠从所述透镜出光形成远灯光;所述第二灯珠朝向所述导光管从所述透光柱面出光形成氛围灯光或近灯光。

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灯板环绕设有第三灯珠,所述第三灯珠朝向所述导光管从所述透光柱面出光形成近灯光或氛围灯光。

5、进一步地,所述灯头组件还包括充电转接板,所述灯管壳靠近所述第一灯板的一端设有导光板,所述充电转接板卡接接于所述灯管壳,且所述充电转接板将所述第一灯板抵接于所述导光板,以使所述第一灯板与所述灯管壳同轴心设置;

6、所述灯尾模组还包括内支架,所述内支架环绕设有支撑柱和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挡板,所述灯管壳的一端将所述第二灯板抵接于所述挡板。

7、进一步地,所述灯尾模组还包括握持组件,所述握持组件包括旋钮、提手固定环、提手和硅胶按键垫,所述旋钮连接于所述导光管,所述提手固定环卡接于所述旋钮,所述提手转动连接于所述提手固定环,所述硅胶按键垫抵接于所述旋钮上,其中,所述提手转动弹出位于所述硅胶按键垫上方。

8、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灯,旨在解决吊灯功能单一的问题。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吊灯,包括上述的手电和灯罩,所述灯罩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外壳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卡接于所述固定槽,以使所述手电安装于所述灯罩形成所述吊灯。

10、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设有硅胶盖,所述凸起部卡接于所述固定槽时,所述硅胶盖抵接于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固定槽之间。

11、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灯,旨在解决台灯功能单一的问题。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台灯,包括上述的手电、灯罩和灯座,所述灯罩凸设有扣合部,所述灯座对应所述扣合部形成卡槽,所述扣合部旋转卡接于所述卡槽,以使所述手电、灯罩安装于所述灯座形成所述台灯。

13、进一步地,所述灯座包括限位台、连接柱和充电台,所述限位台形成有所述卡槽,所述连接柱连接于所述限位台与所述充电台之间,所述充电台包括托盘、弹性顶针和电池箱,所述托盘连接于所述电池箱用于抵接所述固定环,所述弹性顶针位于所述托盘内,且所述弹性顶针与所述电池箱电连接用于向所述手电供电。

14、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箱包括外壳、电池模块、电量显示模块,所述托盘连接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电量显示模块均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形成有usb插口,所述电池模块分别与所述电量显示模块和usb插口电连接。

15、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施例中的手电,由于透镜抵接于第一发光面,导光管的透光柱面可出光,第二发光面朝向导光管,第二灯板的出光面朝向导光管,从而第一发光面在透镜处形成远灯光,第二发光面从透光面出光形成近灯光,进而使得手电同时兼具远光照明和近光照明效果,克服现有技术中手电不能同时兼顾远近距离照明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板环绕设有第三灯珠,所述第三灯珠朝向所述导光管从所述透光柱面出光形成近灯光或氛围灯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手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组件还包括充电转接板,所述灯管壳靠近所述第一灯板的一端设有导光板,所述充电转接板卡接接于所述灯管壳,且所述充电转接板将所述第一灯板抵接于所述导光板,以使所述第一灯板与所述灯管壳同轴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尾模组还包括握持组件,所述握持组件包括旋钮、提手固定环、提手和硅胶按键垫,所述旋钮连接于所述导光管,所述提手固定环卡接于所述旋钮,所述提手转动连接于所述提手固定环,所述硅胶按键垫抵接于所述旋钮上,其中,所述提手转动弹出位于所述硅胶按键垫上方。

5.一种吊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手电和灯罩,所述灯罩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外壳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卡接于所述固定槽,以使所述手电安装于所述灯罩形成所述吊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设有硅胶盖,所述凸起部卡接于所述固定槽时,所述硅胶盖抵接于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固定槽之间。

7.一种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手电、灯罩和灯座,所述灯罩凸设有扣合部,所述灯座对应所述扣合部形成卡槽,所述扣合部旋转卡接于所述卡槽,以使所述手电、灯罩安装于所述灯座形成所述台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包括限位台、连接柱和充电台,所述限位台形成有所述卡槽,所述连接柱连接于所述限位台与所述充电台之间,所述充电台包括托盘、弹性顶针和电池箱,所述托盘连接于所述电池箱用于抵接所述固定环,所述弹性顶针位于所述托盘内,且所述弹性顶针与所述电池箱电连接用于向所述手电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包括外壳、电池模块、电量显示模块,所述托盘连接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电量显示模块均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形成有USB插口,所述电池模块分别与所述电量显示模块和USB插口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板环绕设有第三灯珠,所述第三灯珠朝向所述导光管从所述透光柱面出光形成近灯光或氛围灯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手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组件还包括充电转接板,所述灯管壳靠近所述第一灯板的一端设有导光板,所述充电转接板卡接接于所述灯管壳,且所述充电转接板将所述第一灯板抵接于所述导光板,以使所述第一灯板与所述灯管壳同轴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尾模组还包括握持组件,所述握持组件包括旋钮、提手固定环、提手和硅胶按键垫,所述旋钮连接于所述导光管,所述提手固定环卡接于所述旋钮,所述提手转动连接于所述提手固定环,所述硅胶按键垫抵接于所述旋钮上,其中,所述提手转动弹出位于所述硅胶按键垫上方。

5.一种吊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手电和灯罩,所述灯罩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外壳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卡接于所述固定槽,以使所述手电安装于所述灯罩形成所述吊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尔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