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181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9
本技术公开一种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托盘上,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盒按压单元,处理盒在第一方向及其反向的一端分别具有非驱动端和驱动端,盒按压单元与能够抵接并按压驱动端,盒按压单元对处理盒具有沿第一方向的推压力;驱动端和/或非驱动端均设有可伸缩的弹性组件,弹性组件的伸缩方向或其分量与第一方向平行;弹性组件与盒按压单元和/或托盘相作用产生弹性作用力以抵消或部分抵消推压力。本申请使得盒按压单元在对处理盒的驱动端下压时将处理盒固定在托盘的中间,避免出现处理盒与托盘侧壁出现硬干涉,取出时出现卡顿、处理盒偏移和固定不稳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图像形成,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盒


技术介绍

1、图像形成装置是使用电子照相处理的四色全色激光打印机,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组件(装置主组件)以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彩色图像。其中,处理盒是一种广泛的应用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可拆卸部分。处理盒是通过一个托盘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组件内的。托盘可按照一个或多个处理盒,当托盘移动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组件中,多个处理盒一并随托盘移动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组件内。当处理盒需要更换时候,多个处理盒可以一起随托盘移动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组件外部。

2、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组件设有存储按压单元和盒按压单元,存储按压单元作用于处理盒的非驱动端,而盒按压单元作用于处理盒的驱动端以及中间转印单元。

3、处理盒和托盘安装到位后,关闭前门,盒按压单元沿着下压方向对处理盒的驱动端进行挤压,使得处理盒产生向非驱动端移动的动力,并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组件的驱动力侧内壁贴合,此时储存按压单元也沿着下压方向移动,对处理盒非驱动端按压,从而处理盒被固定托盘上,这样的固定方式,由于盒按压单元的挤压,会出现处理盒与托盘侧壁出现硬干涉,取出时出现卡顿、处理盒偏移和固定不稳的情况。影响处理盒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种处理盒,可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处理盒取出时出现卡顿、偏移和固定不稳的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托盘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盒按压单元,

3、所述处理盒在第一方向及其反向的一端分别具有非驱动端和驱动端,所述盒按压单元与能够抵接并按压所述驱动端,所述盒按压单元对所述处理盒具有沿第一方向的推压力;

4、所述驱动端和/或非驱动端均设有可伸缩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伸缩方向或其分量与第一方向平行;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盒按压单元和/或所述托盘相作用产生弹性作用力以抵消或部分抵消所述推压力。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盒按压单元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抵接,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托盘的内壁抵接。由此,通过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在处理盒的两侧伸缩,以抵消盒按压单元对处理盒施加第一方向的压力。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端设有驱动护盖,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护盖上。由此,提供了第一弹性组件可选的位置,处于处理盒的端部方便与盒按压单元抵接。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

8、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驱动护盖上,其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安装柱;

9、第一弹性压块,所述第一弹性压块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且能够与所述盒按压单元抵接;

10、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能够套设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所述第一弹簧安装柱上,另一端能够和第一弹性压块抵接。

11、由此,提供了第一弹性组件具体的实施结构,第一弹性压块能够在驱动护盖上伸缩,第一弹簧由于套设在第一弹簧安装柱上,便于能够有效的传递弹性力,不会出现第一弹簧在第一凹槽内弯折的情况。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压块具有第一限位钩,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第一限位安装槽,所述第一限位钩被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安装槽内,且能够沿着所述第一限位安装槽移动。由此,第一弹性压块具有复位时的限位结构,使得第一弹性压块在复位时与第一限位安装槽的内壁持续抵接。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非驱动端设有非驱动护盖,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非驱动护盖上。由此,提供了第二弹性组件可选的位置,处于处理盒另一侧的端部方便与托盘的内壁抵接。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

15、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非驱动护盖上,其内设置有第二弹簧安装柱;

16、第二弹性压块,所述第二弹性压块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且能够与所述盒按压单元抵接;

17、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能够套设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的所述第二弹簧安装柱上,另一端能够和第二弹性压块抵接。

18、由此,提供了第二弹性组件具体的实施结构,第二弹性压块能够在非驱动护盖上伸缩,第二弹簧由于套设在第二弹簧安装柱上,便于能够有效的传递弹性力,不会出现第二弹簧在第二凹槽内弯折的情况。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压块具有第二限位钩,所述第二凹槽具有第二限位安装槽,所述第二限位钩被限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安装槽内,且能够沿着所述第二限位安装槽移动。由此,第二弹性压块具有复位时的限位结构,使得第二弹性压块在复位时与第二限位安装槽的内壁持续抵接。

20、本技术的一种处理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申请的处理盒改变了原有的处理盒固定方式,通过在处理盒驱动端与非驱动端分别设置了弹性组件,使得盒按压单元在对处理盒的驱动端下压时与弹性组件配合,对处理盒进行挤压,使得非驱动端的护盖上的弹性组件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非驱动侧内壁配合,进而达到将处理盒固定在托盘的中间,避免出现硬干涉、处理盒偏移和出现固定不稳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托盘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盒按压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产生方向相对的弹性作用力;或者,所述弹性组件产生与第一方向相反的弹性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盒按压单元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抵接,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托盘的内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设有驱动护盖,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护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压块具有第一限位钩,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第一限位安装槽,所述第一限位钩被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安装槽内,且能够沿着所述第一限位安装槽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驱动端设有非驱动护盖,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非驱动护盖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压块具有第二限位钩,所述第二凹槽具有第二限位安装槽,所述第二限位钩被限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安装槽内,且能够沿着所述第二限位安装槽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托盘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盒按压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产生方向相对的弹性作用力;或者,所述弹性组件产生与第一方向相反的弹性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盒按压单元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抵接,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托盘的内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设有驱动护盖,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护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俊宇王宝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纳思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