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立体科普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905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6
本技术提出一种计算机立体科普模型,包括:基板和多个位于基板上相互插接的插片;插片包括:基座,基座的弯折区弯折后对应插入基板的第一插口实现基座与基板的紧固插接;计算机机箱,计算机机箱的弯折区弯折后对应插入基座的第二插口实现基座与基板的紧固插接;顶梁,顶梁下方的突出部对应插入各计算机机箱的第三插口实现顶梁与计算机机箱的紧固插接;顶板,顶板两端的弯折区设有突出部,顶板的弯折区弯折后对应插入第三插口,且顶板两侧设有突出部,用于嵌入顶梁的凹槽,实现顶板与顶梁的紧固插接;加强筋,加强筋中部和两端均设有突出部,加强筋中部的突出部用于插入顶板的第四插口,加强筋两端的突出部分别用于插入各顶梁的凹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硬件安装,并特别涉及一种计算机立体科普模型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展示模型通常以散件的形式进行运输保存,需要用户动手拼插,才能拼成完整的展示模型。现有技术中计算机模型均为当代计算机模型,而忽略了对历史机型的展示。

2、且现有技术中计算机模型的拼装零件往往是立体结构,其运输保存过程往往占用大量的空间。且安装时用户需要根据对模型的直觉或结合模型的安装说明书对散件进行组装拼接,但由于模型组件高度相似但并不相同,导致安装过程很同意理解错误,导致拼接错误,尤其是模型拼接前期的拼接错误,但依然可以与周围零件配合达成安装,但直到模型拼接后期才发现前期错误,导致需要一步步拆除零件,恢复到前期阶段才能纠正错误,导致付出很多无用功,极大影响模型拼接的过程体验,降低模型拼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拼装零件均为二维平面结构的计算机模型,通过在零件设置弯折区,安装时对二维零件进行弯曲实现将二维零件转换为三维零件,兼顾运输保存时的计算机模型的小体积和安装后的美观逼真展示效果。同时兼顾防误插易安装的的效果,以传感器相互验证并通过声光电等可以让用户感知的方式反馈给用户模型接插件安装是否正确,以提高模型拼接效率,改善用户体验。

2、具体来说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立体科普模型,包括:基板和多个位于基板上相互插接的插片;该多个位于基板上相互插接的插片包括:

3、一个基座,该基座四周的弯折区设有多个突出部,该基座的弯折区弯折后对应插入该基板的第一插口实现基座与基板的紧固插接,且该基座中部设有多个第二插口;

4、多个计算机机箱,该计算机机箱四周的弯折区设有多个突出部,该计算机机箱的弯折区弯折后对应插入该基座的第二插口实现基座与基板的紧固插接,且该计算机机箱中部设有多个第三插口;

5、两个顶梁,该顶梁下方的突出部对应插入各计算机机箱的第三插口实现顶梁与计算机机箱的紧固插接,且该顶梁顶部设有多个凹槽;

6、一个顶板,该顶板两端的弯折区设有突出部,该顶板的弯折区弯折后对应插入计算机机箱的第三插口,且该顶板两侧设有突出部,用于嵌入该顶梁的凹槽,实现该顶板与该顶梁的紧固插接,该顶板中部设有多个第四插口;

7、多个加强筋,该加强筋中部和两端均设有突出部,该加强筋中部的突出部用于插入该顶板的第四插口,该加强筋两端的突出部分别用于插入各顶梁的凹槽,实现加强该顶板与顶梁间的连接强度。

8、所述的计算机立体科普模型,该基板底部设有供电模块、处理控制模块、反馈模块;

9、该基板正面设有多个第一插口,第一插口内设有传感器;该供电模块,用于给该处理控制模块、该传感器和该反馈模块供电;该处理控制模块为具有运算能力的运算平台,用于接收该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该反馈模块发出声和/或光和/或电信号;反馈模块包括发光装置和/或发声装置和/或电信号发生装置。

10、所述的计算机立体科普模型,该插片具有与该第一插口尺寸相对应的突出部,以插入对应的该第一插口实现紧固插接,且突出部设有与该传感器相对应的触发装置,用于触发该传感器使该传感器产生信号。

11、所述的计算机立体科普模型,其特征在于,该触发装置为电阻,该传感器为电阻值测量器件,该处理控制模块通过该电阻值测量器件得到当前插入传感器的突出部的触发装置阻值,并判断其是否符合预设值,若是,则认为安装正确,处理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反馈模块发出信号,告知用户当前安装正确,否则认为其安装错误,处理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反馈模块发出信号,提醒用户安装出错。

12、所述的计算机立体科普模型,该第一插口内侧还设有第一信号端,该第一信号端与该处理控制模块相连,与该第一插口对应的突出部还设有第二信号端,突出部插入该第一插口后该第一信号端与该第二信号端相互接触导通,使位于该第一插口内侧的传感器进入工作状态,以监测插入该第一插口内侧的传感器的突出部是否正确。

13、由以上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4、本技术兼顾运输保存时的计算机模型的小体积和安装后的美观逼真展示效果。

15、本技术展示对象为历史中经典老式计算机,可以让用户了解我国计算机发展史,用于少年儿童对计算机的知识科普和提高动手能力。

16、本技术提出的计算机模型每个接插件均设有传感器,以相互验证来凝结关系,并通过声光电等可以让用户感知的方式反馈给用户模型接插件安装是否正确,以提高模型拼接效率,改善用户体验。

17、计算机模型向受众科普计算机发展史,科普计算机的结构,科普电子管计算机的历史和组成部分,培养受众对计算机的知识产生兴趣和爱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立体科普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多个位于基板上相互插接的插片;该多个位于基板上相互插接的插片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立体科普模型,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底部设有供电模块、处理控制模块、反馈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立体科普模型,其特征在于,该插片具有与该第一插口尺寸相对应的突出部,以插入对应的该第一插口实现紧固插接,且突出部设有与该传感器相对应的触发装置,用于触发该传感器使该传感器产生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立体科普模型,其特征在于,该触发装置为电阻,该传感器为电阻值测量器件,该处理控制模块通过该电阻值测量器件得到当前插入传感器的突出部的触发装置阻值,并判断其是否符合预设值,若是,则认为安装正确,处理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反馈模块发出信号,告知用户当前安装正确,否则认为其安装错误,处理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反馈模块发出信号,提醒用户安装出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立体科普模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插口内侧还设有第一信号端,该第一信号端与该处理控制模块相连,与该第一插口对应的突出部还设有第二信号端,突出部插入该第一插口后该第一信号端与该第二信号端相互接触导通,使位于该第一插口内侧的传感器进入工作状态,以监测插入该第一插口内侧的传感器的突出部是否正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立体科普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多个位于基板上相互插接的插片;该多个位于基板上相互插接的插片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立体科普模型,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底部设有供电模块、处理控制模块、反馈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立体科普模型,其特征在于,该插片具有与该第一插口尺寸相对应的突出部,以插入对应的该第一插口实现紧固插接,且突出部设有与该传感器相对应的触发装置,用于触发该传感器使该传感器产生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立体科普模型,其特征在于,该触发装置为电阻,该传感器为电阻值测量器件,该处理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