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0881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组件,该加热组件可以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加热器壳体、加热元件、连接器框架和电路。加热元件可包括至少两个加热器触点。连接器框架可以布置在加热器壳体上。连接器框架可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器触点。两个连接器触点可以与两个加热器触点电连接。两个连接器触点可以与电路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和一种用于制造加热组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已知提供一种用于生成可吸入蒸气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此类装置可以将气溶胶形成基质加热至使气溶胶形成基质的一个或多个组分挥发的温度,而不燃烧气溶胶形成基质。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被提供为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一部分。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具有用于将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至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腔(诸如,加热室)中的条形状。加热组件可以布置在加热室中或周围以便一旦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室中就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期望具有一种具有改善的可靠性的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组件。期望具有一种具有改善的制造品质的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组件。期望具有一种在制造期间具有改善的稳健性的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组件。期望具有一种使得制造更容易的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组件。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组件,该加热组件可以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加热器壳体、加热元件、连接器框架和电路。加热元件可包括至少两个加热器触点。连接器框架可以布置在加热器壳体上。连接器框架可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器触点。两个连接器触点可以与两个加热器触点电连接。两个连接器触点可以与电路电连接。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组件,该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器壳体、加热元件、连接器框架和电路。加热元件包括至少两个加热器触点。连接器框架布置在加热器壳体上。连接器框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器触点。两个连接器触点与两个加热器触点电连接。两个连接器触点与电路电连接。

4、由于提供连接器框架,加热组件的制造更容易。由于连接器框架用于将加热元件与电路电连接,因此连接器框架与电路之间不需要电线。因此,在制造期间,连接器框架可以容易地手动地或自动地与电路连接,而不需要提供任何电线并且不需要提供任何软焊。

5、加热器壳体可配置为支撑框架。加热组件的另外部件可安装在加热器壳体上。支撑框架可由任何合适的电绝缘材料形成。优选地,支撑框架由适于模制在加热组件的其他部件上的材料形成。支撑框架可由聚合物材料形成。特别地,支撑框架可以由可模制聚合物形成。优选地,支撑框架由适合用于模制过程(如注塑成型)的材料形成。特别合适的聚合物材料包括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聚合物。合适的聚合物材料包括:聚苯二甲酰胺(ppa)、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混合物(pc-abs)、聚苯砜(ppsu)、聚醚醚酮(peek)、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酰亚胺(pi)、热塑性聚酰亚胺(tpi)、聚酰胺酰亚胺(pai)和聚醚酰亚胺(pei)。聚合物材料可为复合物。复合聚合物材料可以包括其他的材料,如纤维填充材料,包括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该材料是轻质并且非脆性的。

6、例如连接器框架的加热组件的部件可以至少部分地嵌入支撑框架中。如本文所用,术语“嵌入”是指由另一部件围绕并且固定在另一部件内的部件。换句话说,连接器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支撑框架围绕并且固定在支撑框架内。

7、例如连接器框架的加热组件的部件可以以任何合适方式至少部分地嵌入支撑框架中。支撑框架可以通过模制过程(如注塑成型)来形成。优选地,加热组件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连接器框架)可以由形成支撑框架的电绝缘材料包覆模制。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将电绝缘材料包覆模制在基部框架和电连接器上以将基部框架和电连接器至少部分地嵌入支撑框架中来形成支撑框架。

8、连接器框架可以是刚性的。连接器框架可以安装或附接到加热器壳体。然而,优选地,连接器框架与加热器壳体一体地形成。连接器框架可以由与加热器壳体相同的材料制成。连接器触点可以安装在连接器框架上。

9、加热元件的加热器触点可以经由至少两个接触线与连接器触点电连接。至少两个接触线可以布置在加热器壳体内。两个接触线可以电连接加热器触点。接触线的其他端部可以电连接连接器触点。

10、替代地,加热元件的加热器触点可以经由刚性触点与连接器触点电连接。刚性触点可以电接触加热器触点。刚性触点的其他端部可以电接触连接器触点。提供刚性触点可具有以下优点:在制造期间触点的手动附接是不必要的,例如通过手动软焊被执行。

11、连接器触点可以是刚性的。提供刚性连接器触点优选地具有以下优点:连接器触点与电路之间的连接可以容易地建立。特别地,在制造期间,通过推动连接器框架的刚性触点与电路接触,可以建立连接器框架与电路之间的电连接。其他另外步骤可能是不必要的。特别地,触点的手动连接(例如软焊)可能是不必要的。

12、加热器触点可以是刚性的。加热器触点可以与加热元件电接触。在制造期间提供刚性加热器触点可能是有利的,因为可能不需要手动软焊或类似步骤来将刚性加热器触点与连接器触点连接。如果加热器触点与连接器触点之间的连接由刚性触点实现,则此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加热元件与连接器框架之间的整个连接由刚性触点实现。

13、术语“刚性”表示触点的物理性质。这种触点在正常制造期间不能弯曲或变形。相比之下,在本申请的情况中,接触线不是刚性的,因为线可以容易地弯曲。

14、电路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电路是印刷电路板。

15、连接器触点可以是细长的。提供细长的连接器触点可能有利于使连接器触点与电路接触。电路可以布置在距加热组件的其余元件一定距离处。在这种情况下,细长连接器触点可以桥接加热组件的另外元件与电路之间的距离。如果连接器触点也是刚性的,则此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提供刚性且细长的连接器触点使得连接器触点与电路之间的电连接在制造期间容易且可靠。

16、加热组件的元件与电路之间的“距离”可以指加热组件的元件与电路之间的最接近的物理距离。然而,优选地,加热组件的元件与电路之间的“距离”是指连接器框架与电路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优选地由连接器触点桥接。

17、连接器触点可以布置成直接接触电路。换句话说,在连接器触点与电路之间可以不设置另外部件。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器触点成形为使得连接器触点在制造期间到达电路并且电连接由连接器触点提供。如果连接器触点是刚性和细长中的一种或多种,则这个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

18、连接器触点可以是平坦的。提供平坦的连接器触点可以增加连接器触点的机械稳定性。类似地,加热器触点可以是平坦的以增加加热器触点的机械稳定性。

19、加热组件还可以包括内部导电结构。内部导电结构可将加热器触点连接到连接器触点。内部导电结构可布置在加热器壳体内。

20、加热组件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传感器触点。连接器框架可包括与传感器触点电连接的至少两个另外连接器触点。

21、在这个实施例中,连接器框架包括四个分离的触点。这些触点中的两个触点可以被配置成电接触加热元件。其他两个触点可以被配置成电接触温度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加热元件的加热器触点经由至少两个接触线与所述连接器触点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加热元件的加热器触点经由刚性触点与所述连接器触点电连接。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触点是刚性的。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触点是平坦的。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还包括内部导电结构,其中所述内部导电结构将所述加热器触点连接到所述连接器触点。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加热器触点是平坦的或刚性的,或平坦且刚性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电路包括印刷电路板,优选地其中所述电路是印刷电路板。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触点是细长的。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触点布置成直接接触所述电路。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12.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至少两个传感器触点,其中所述连接器框架包括与所述传感器触点电连接的至少两个另外连接器触点。

13.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两个另外连接器触点配置成直接接触所述电路。

14.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

15.一种用于制造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加热元件的加热器触点经由至少两个接触线与所述连接器触点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加热元件的加热器触点经由刚性触点与所述连接器触点电连接。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触点是刚性的。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触点是平坦的。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还包括内部导电结构,其中所述内部导电结构将所述加热器触点连接到所述连接器触点。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加热器触点是平坦的或刚性的,或平坦且刚性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柳
申请(专利权)人: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