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防相机频闪装置、相机及防相机频闪装置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防相机频闪装置、相机及防相机频闪装置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0346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9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相机频闪装置、相机及防相机频闪装置的控制方法,防相机频闪装置安装于相机镜头外侧,其中,该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一支撑件、第二偏振片、第二支撑件以及壳体;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通孔,壳体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第一偏振片固定设置于第一通孔中,第一支撑件固定于壳体上;第二支撑件可转动的设置与第二通孔中,第二偏振片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件中;第二偏振片根据当前衰减通光量调整至目标角度;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的组合透光率与目标角度一一对应;当前衰减通光量由判断外界光照度是否超过标准光照度确定。通过本申请,解决了无法实现透光率的高精度调节的问题,实现了精准调节透光率,显著改善相机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相机控制,特别是涉及防相机频闪装置、相机及防相机频闪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各个地区的交流电频率通常为50hz或60hz,其能量变化频率分别为100hz与120hz,使交流电供电的照明灯具会以相应的交流电能量变化频率明暗闪烁,比如白炽灯和部分日光灯。在上述光源场景下进行相机拍摄或录像,由于相机内部的图像传感器通常采用逐行曝光的方式,不同行接收到的光线能量不一定相同,以及采用高清、高速摄像头时,传感器曝光采样频率较高,容易出现相机的快门速度与灯光频率不同步的情况,此时将会采集到含有明暗相间条纹的画面,即出现相机频闪现象,导致相机成像质量较低,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根据不同的环境光照度,选用对应的减光片进行减光处理,使得相机可以相应的增加曝光时间或者增加ev值以减少频闪。但是,该方法中减光片透过率是固定的,无法实现透光率的高精度调节,导致图像成像效果不佳。

3、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无法实现透光率的高精度调节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相机频闪装置、相机及防相机频闪装置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透光率的高精度调节的问题。

2、第一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相机频闪装置,安装于相机镜头外侧;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一支撑件、第二偏振片、第二支撑件以及壳体;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

3、所述第一偏振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4、所述第二支撑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二偏振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中;所述第二偏振片根据当前衰减通光量调整至目标角度;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的组合透光率与所述目标角度一一对应;所述当前衰减通光量由判断外界光照度是否超过标准光照度确定。

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固定环和齿轮框;

6、所述第二偏振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环的内圈中;

7、所述齿轮框固定套接于所述固定环的外圈,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支撑件中的所述第二偏振片旋转。

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的外圈与所述第二通孔滑动连接。

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齿轮和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齿轮连接;

10、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齿轮框啮合连接;

11、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衰减通光量,控制所述传动齿轮带动所述齿轮框旋转。

12、第二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相机,所述相机包括第一个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相机频闪装置。

13、第三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相机频闪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如第一个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相机频闪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14、根据图像传感器的曝光时间,判断外界光照度是否超过标准光照度;

15、在所述外界光照度超过所述标准光照度时,确定所述曝光时间对应的当前衰减通光量;

16、确定与所述当前衰减通光量对应的目标角度,并控制设置于相机镜头前的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形成所述目标角度。

1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图像传感器的曝光时间,判断外界光照度是否超过标准光照度,包括:

18、获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曝光时间;

19、判断所述曝光时间是否低于预设的曝光阈值;

20、在所述曝光时间低于所述曝光阈值时,确定所述外界光照度超过所述标准光照度。

2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与所述当前衰减通光量对应的目标角度,包括:

22、获取所述第一偏振片与所述第二偏振片形成的初始角度;

23、基于衰减通光量与所述第二偏振片的旋转角度之间的预设线性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衰减通光量对应的旋转角度;

24、根据所述初始角度与所述旋转角度,确定所述目标角度。

2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的组合透光率与所述目标角度一一对应;其中,所述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0至90度。

2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目标角度的取值为90度时,所述组合透光率为0%。

27、与相关技术相比,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防相机频闪装置、相机及防相机频闪装置的控制方法,防相机频闪装置安装于相机镜头外侧,该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一支撑件、第二偏振片、第二支撑件以及壳体;其中,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通孔,壳体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第一偏振片固定设置于第一通孔中,第一支撑件固定于壳体上;第二支撑件可转动的设置与第二通孔中,第二偏振片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件中;第二偏振片根据当前衰减通光量调整至目标角度;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的组合透光率与目标角度一一对应;当前衰减通光量由判断外界光照度是否超过标准光照度确定,解决了无法实现透光率的高精度调节的问题,实现了精准调节透光率,显著改善相机成像质量。

28、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相机频闪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于相机镜头外侧;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一支撑件、第二偏振片、第二支撑件以及壳体;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相机频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固定环和齿轮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相机频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外圈与所述第二通孔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相机频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齿轮和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齿轮连接;

5.一种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相机频闪装置。

6.一种防相机频闪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相机频闪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相机频闪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图像传感器的曝光时间,判断外界光照度是否超过标准光照度,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相机频闪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当前衰减通光量对应的目标角度,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相机频闪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的组合透光率与所述目标角度一一对应;其中,所述目标角度的取值范围为0至9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相机频闪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角度的取值为90度时,所述组合透光率为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相机频闪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于相机镜头外侧;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一支撑件、第二偏振片、第二支撑件以及壳体;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相机频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固定环和齿轮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相机频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外圈与所述第二通孔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相机频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齿轮和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齿轮连接;

5.一种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相机频闪装置。

6.一种防相机频闪装置的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孔云刘祥高玉生江波郑伟俊王克彦曹亚曦俞鸣园杨国全童友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