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交流变频器的电缆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21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7
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交流变频器的电缆连接结构。包括交流变频器本体,所述交流变频器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收放机构,所述电缆连接器的外部安装有锁紧机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组合交流变频器的电缆连接结构,手动推动推杆带动滑板沿着滑轨向交流变频器本体内部滑动并撞击滑杆,滑杆带动滑块滑动并挤压弹簧,连杆端部铰接的滚珠也在异形槽滑动,同时抵杆端部的凸块在连接板内的滑槽中滑动,抵杆则受力绕着支杆旋转从而形成垂直状态,端部的凸出部分与卡板卡接抵挡,使得安装板稳定回滑至交流变频器内部,同时端部的电缆连接器也嵌入其中,避免电缆连接器裸露在外从而超出变频器导致后续运输的过程中被碰撞损坏,提高电缆连接的效果和电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流变频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交流变频器的电缆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交流型变频器:交流型变频器是输出电压和频率可调的调速装置。交流型变频器实际上就是一个逆变器。它首先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然后用电子元件对直流电进行开关,变为交流电。一般功率较大的交流型变频器用可控硅,并设一个可调频率的装置,使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可调,用来控制电机的转数,使转数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调。

2、在交流型变频器上连接有许多电缆,电缆通过电缆连接器与交流型变频器柜体内的电器设备电连接,传统的电缆连接器是直接安装在交流型变频器的柜体壁上的,一般情况下,在加工时,电缆连接器是与交流型变频器的柜体壁连接好的,由于电缆连接器比较长,会超出柜体好多,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对其进行碰撞,进而对电缆连接器造成损伤,影响电缆连接效果,并且电缆与连接器连接不紧密,影响后续使用。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组合交流变频器的电缆连接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交流变频器的电缆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电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交流变频器的电缆连接结构,包括交流变频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收放机构(2),所述收放机构(2)包括开设在交流器变频器本体两端的滑轨(21),所述滑轨(21)的上方滑动连接有滑板(22),所述滑板(22)的端部固定有控制杆(221),所述滑板(22)的侧壁安装有安装板(23),所述安装板(23)的底部固定有卡板(24),所述交流变频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有安装座(25),所述安装座(25)的内壁固定有弹簧(26),所述弹簧(26)的端部内嵌有凸杆(27),所述凸杆(27)的端部固定有滑块(28),所述滑块(28)的端部固定有滑杆(2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交流变频器的电缆连接结构,包括交流变频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收放机构(2),所述收放机构(2)包括开设在交流器变频器本体两端的滑轨(21),所述滑轨(21)的上方滑动连接有滑板(22),所述滑板(22)的端部固定有控制杆(221),所述滑板(22)的侧壁安装有安装板(23),所述安装板(23)的底部固定有卡板(24),所述交流变频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有安装座(25),所述安装座(25)的内壁固定有弹簧(26),所述弹簧(26)的端部内嵌有凸杆(27),所述凸杆(27)的端部固定有滑块(28),所述滑块(28)的端部固定有滑杆(29),所述滑块(28)的表面开设有异形槽(210),所述异形槽(2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滚珠(211),所述滚珠(211)的端部铰接有连杆(212),所述滑块(28)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板(213),所述连接板(213)的表面开设有滑槽(214),所述滑槽(214)的中间滑动连接有凸块(215),所述凸块(215)的端部铰接有抵杆(216),所述抵杆(216)的端部铰接有支杆(217),所述安装板(23)的侧壁固定有电缆连接器(3),所述电缆连接器(3)的中间穿插有电缆线(4),所述电缆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斌冯湛吴弟
申请(专利权)人:创能电气科技南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