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气密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190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7
本技术涉及一种承压气密窗,包括窗座、组合钢化玻璃、缓冲垫、外侧密封组件、内侧密封组件;组合钢化玻璃安装于窗座内圈,缓冲垫安装于组合钢化玻璃与窗座之间;外侧密封组件安装于组合钢化玻璃的外侧与窗座之间,包括紧贴缓冲垫安装的中空密封圈以及紧贴中空密封圈安装的限位压条;内侧密封组件包括硬化垫、压条、固定件、压紧件,硬化垫平行于玻璃面方向紧贴组合钢化玻璃内侧安装,压条的一边紧贴窗座并通过固定件与窗座固定连接,压条的另一边平行间隔设置于硬化垫内侧,并通过压紧件来压紧硬化垫;内侧指靠近室内的一侧,外侧指靠近室外的一侧。本技术提高了气密窗的密封效果,降低了气密窗的复杂度,提高了气密窗实用性及普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海拔地区增压补氧建筑,具体涉及一种承压气密窗


技术介绍

1、高海拔地区常年低温严寒、空气稀薄、低大气压力和氧分量,地理气候环境恶劣,平原地区人群进入高海拔地区旅居或经济社会建设,大多都会出现心率加快、头昏头胀、体能下降、人体脱水等高原反应,危害了人员的生活品质或工作效率,严重时甚至对人体生理机能造成损伤。

2、中国建筑创新提出增压建筑的核心理念,基于模块化高气密性结构构建了大压差环境下的增压建筑。高气密性舱体是增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舱体内外的大压差要求,增压补氧建筑的窗需要承受室内外的压差,对气密性要求比较高。目前市面上的气密窗存在结构复杂,费用高昂,安装技术要求高,自身存在漏气风险高,不利于后期维护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承压气密窗,它以简单实用为前提,提高了气密窗的密封效果,降低了气密窗的复杂度,提高了气密窗的实用性及普适性。

2、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压气密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座、组合钢化玻璃、缓冲垫、外侧密封组件、内侧密封组件;所述组合钢化玻璃安装于所述窗座内圈,所述缓冲垫安装于所述组合钢化玻璃与窗座之间;所述外侧密封组件安装于所述组合钢化玻璃的外侧与窗座之间,外侧密封组件包括紧贴所述缓冲垫安装的中空密封圈以及紧贴所述中空密封圈安装的限位压条;所述内侧密封组件包括硬化垫、压条、固定件、压紧件,所述硬化垫平行于玻璃面方向紧贴所述组合钢化玻璃内侧安装,所述压条的一边紧贴所述窗座并通过所述固定件与窗座固定连接,压条的另一边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硬化垫内侧,并通过所述压紧件来压紧所述硬化垫;所述内侧指靠近室内的一侧,所述外侧指靠近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压气密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座、组合钢化玻璃、缓冲垫、外侧密封组件、内侧密封组件;所述组合钢化玻璃安装于所述窗座内圈,所述缓冲垫安装于所述组合钢化玻璃与窗座之间;所述外侧密封组件安装于所述组合钢化玻璃的外侧与窗座之间,外侧密封组件包括紧贴所述缓冲垫安装的中空密封圈以及紧贴所述中空密封圈安装的限位压条;所述内侧密封组件包括硬化垫、压条、固定件、压紧件,所述硬化垫平行于玻璃面方向紧贴所述组合钢化玻璃内侧安装,所述压条的一边紧贴所述窗座并通过所述固定件与窗座固定连接,压条的另一边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硬化垫内侧,并通过所述压紧件来压紧所述硬化垫;所述内侧指靠近室内的一侧,所述外侧指靠近室外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气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钢化玻璃包括由外侧至内侧依次设置的双层夹胶钢化玻璃、中空层、单层钢化玻璃;所述中空层设有密封胶圈以保证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气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圈包括密封胶体,所述密封胶体上设有若干平行于玻璃面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外圈安装有用于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强张杰刘志茂夏劲松叶智武吴晨晖卢登张伟东赵飞吴昊屠易夫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云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