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魔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912 阅读:10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阶魔方,包括一个中枢转芯、四个中心块和四个角块,其中所述四个中心块在处于同一平面的四个方向上可枢转连接于所述中枢转芯,而四个角块则通过其一条棱上延伸出的一个连接段卡设于相邻的两个中心块之间,所述中心块在连接中枢转芯的一侧的四个侧边处均设置成允许相邻的角块转动的圆弧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中心块的改进,在简化一阶魔方的使用难度的同时,又可以防止魔方的玩法过于简单,因而更有利于吸引使用者的兴趣。(*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益智玩具,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一阶魔方
技术介绍
魔方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益智玩具,通常是由若干个可相互转动的组块构成的正六 面体。最常见的魔方是每个面由3X3X3个组块构成的正六面体,六种不同颜色的纸片或 图案平均分配贴设于每一个组块的外表面上,通过转动各组块,可以将贴有同一种颜色的 纸片或图案的组块转到同一个3X3的面上。 本技术的申请人在申请号为200920008940. X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中, 公开了一种一阶魔方,如图1所示,该一阶魔方包括一个中枢转芯1、四个中心块2和四个角 块3,其中所述四个中心块2在处于同一平面的四个方向上可枢转连接于所述中枢转芯1, 而四个角块3则通过其一条棱上延伸出的一个连接段卡设于相邻的两个中心块2之间。该 一阶魔方由于结构新颖,因此颇具吸引力。但是由于其结构完全不同于常见的正六面体的 魔方,使用方法也完全不同,并且,如图2所示,由于其每一个中心块2在连接中枢转芯1的 一侧只在对应相邻的两个角块3的位置设置成允许角块相对转动的圆弧凹面4,因此转动 的时候只能是一个边上的三个组块一起转动,由此造成使用的难度较大,因此有必要进一 步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对现有的一阶魔方作进一步的改进,以降低其使用的难 度,进一步吸引使用者的兴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阶魔方包括一个中枢转芯、四个中心块和四个 角块,其中所述四个中心块在处于同一平面的四个方向上可枢转连接于所述中枢转芯,而 四个角块则通过其一条棱上延伸出的一个连接段卡设于相邻的两个中心块之间,其特征在 于,所述中心块在连接中枢转芯的一侧的四个侧边处均设置成允许相邻的角块转动的圆弧 凹面。 根据本技术,所述中枢转芯为一个中心柱两端连设两个面的结构,中心柱在 同一平面的四个方向上设有连接柱,每个连接柱包括底端的圆柱段、与圆柱段邻接的方形 段,以及前端的卡脚段,该卡脚段由多个相互间隔的卡脚构成,每一个卡脚的顶端向外延伸 一延伸段,且延伸段的上表面设置成斜面。 根据本技术,所述中心块连接中枢转芯的一侧设有一连接段,该连接段的中 间为一个通孔,该通孔的大小可容纳中枢转芯的连接柱的圆柱段。 根据本技术,所述中心块的连接段的四个侧边各设有一个齿孔,且中心块的 内部设有一四齿座,四齿座的内部设有一弹簧并通过一弹簧盖将弹簧限位于四齿座内,而 中心块相对连接段的另 一侧由 一个盖子盖覆。 根据本技术,所述四齿座为方框形的结构,中间为一个阶梯型方孔,该方孔的前端的孔径与中枢转芯的连接柱的方形段相匹配,而后端的孔径足以容纳弹簧;此外,该四 齿座的四个边框的前端均延伸有齿形段,该齿形段的对应于中心块的连接段外围所设的齿 孔,且可以伸出该齿孔。 根据本技术,所述弹簧盖的中间具有一圆孔,该圆孔的大小与中枢转芯的连 接柱的卡脚段相适配。 根据本技术,所述中心块相对连接段的另一侧的盖子其内侧中心设有一卡柱,该卡柱对应于中枢转芯的连接柱的各卡脚之间的间隙。优选的,所述卡脚的数量为四 个。 根据本技术,所述角块在其一条棱上延伸有一连接段,该连接段为弯弧形的 连接体,且前端延伸有一段厚度较厚的弯弧形卡块。 本技术通过对一阶魔方的中心块的改进,在简化一阶魔方的使用难度的同 时,又可以防止魔方的玩法过于简单,因而更有利于吸引使用者的兴趣。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一阶魔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一阶魔方的中心块连接中枢转芯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阶魔方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阶魔方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阶魔方的中心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阶魔方的中枢转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阶魔方的四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一-阶魔方的弹簧盖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一-阶魔方的中心块的盖子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一阶魔方的角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一阶魔方的某个中心块转动到任一侧边均没有与之相邻的角块的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一阶魔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 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如图3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和图4的剖面示意图所示,本技术的一阶魔方包括 一个中枢转芯10、四个中心块20和四个角块30,其中所述四个中心块20在处于同一平面 的四个方向上可枢转连接于所述中枢转芯10,而四个角块30则通过其一条棱上延伸出的 一个连接段31(图10)卡设于相邻的两个中心块20之间。如图5所示,所述中心块20在 连接中枢转芯10的一侧的四个侧边均设置成圆弧凹面21,以允许相邻的角块30在其四个 侧面均可以相对转动。 具体的,所述中枢转芯10的结构如图6所示,为一个中心柱11两端连设两个面12 的结构,中心柱11在同一平面的四个方向上设有连接柱13,每个连接柱13包括底端(邻接 中心柱的一端)的圆柱段131、与圆柱段131邻接的方形段132,以及前端的卡脚段133,该卡脚段133由多个相互间隔的卡脚134构成,可以被适度挤压,每一个卡脚134的顶端向外 延伸一延伸段135,且延伸段135的上表面136设置成斜面。 回到图5,所述中心块20连接中枢转芯10的一侧设有一连接段22,该连接段22 的中间为一个通孔23,该通孔23的大小可容纳中枢转芯10的连接柱13的圆柱段131 ;此 外,连接段22的四个侧边各设有一个齿孔24。如图4和图7所示,所述中心块20的内部设 有一四齿座40,四齿座40的内部设有一弹簧25并通过一弹簧盖50(图8)将弹簧25限位 于四齿座40内,且中心块20相对连接段22的另一侧由一个盖子60(图9)盖覆;优选的, 如图9所示,盖子60的内侧中心还设有一个卡柱61,该卡柱61对应于中枢转芯10的连接 柱13的各卡脚134之间的间隙。 如图7所示,该四齿座40为方框形的结构,中间为一个阶梯型方孔42,该方孔42 的前端421的孔径与中枢转芯10的连接柱13的方形段132相匹配,而后端422的孔径则 较大,足以容纳弹簧25 ;此外,该四齿座40的四个边框41的前端均延伸有齿形段43,该齿 形段43的对应于中心块20的连接段22外围所设的齿孔24,且可以伸出该齿孔24。 如图8所示,所述弹簧盖50为方形的盖子,其大小恰可容纳于中心块20的内部, 该弹簧盖50的中间具有一圆孔51,该圆孔的大小与中枢转芯10的连接柱13的卡脚段133 相适配。 如图10所示,为本技术的一阶魔方的角块3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角块 30在其一条棱上延伸有一连接段31,该连接段31为弯弧形的连接体,且前端延伸有一段厚 度较厚的弯弧形卡块32。该弯弧形的连接段31与中心块20的圆弧凹面21相适配,通过该 连接段31,角块30可以在相邻的两个中心块20之间转动,而卡块32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防 止角块30脱出。 当安装时,首先在中心块20的内部依次放入四齿座40、弹簧25、弹簧盖50,然后 将中枢转芯10的连接柱13插入中心块20的连接段22的通孔23,并依次穿过四齿座40、 弹簧25和弹簧盖50,当穿过弹簧盖5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阶魔方,包括一个中枢转芯、四个中心块和四个角块,其中所述四个中心块在处于同一平面的四个方向上可枢转连接于所述中枢转芯,而四个角块则通过其一条棱上延伸出的一个连接段卡设于相邻的两个中心块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块在连接中枢转芯的一侧的四个侧边处均设置成允许相邻的角块转动的圆弧凹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一阶魔方,包括一个中枢转芯、四个中心块和四个角块,其中所述四个中心块在处于同一平面的四个方向上可枢转连接于所述中枢转芯,而四个角块则通过其一条棱上延伸出的一个连接段卡设于相邻的两个中心块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块在连接中枢转芯的一侧的四个侧边处均设置成允许相邻的角块转动的圆弧凹面。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阶魔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枢转芯为一个中心柱两端连设 两个面的结构,中心柱在同一平面的四个方向上设有连接柱,每个连接柱包括底端的圆柱 段、与圆柱段邻接的方形段,以及前端的卡脚段,该卡脚段由多个相互间隔的卡脚构成,每 一个卡脚的顶端向外延伸一延伸段,且延伸段的上表面设置成斜面。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阶魔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块连接中枢转芯的一侧设有 一连接段,该连接段的中间为一个通孔,该通孔的大小可容纳中枢转芯的连接柱的圆柱段。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阶魔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块的连接段的四个侧边各设 有一个齿孔,且中心块的内部设有一四齿座,四齿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胜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克洛诺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