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光谱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83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2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光谱检测装置,包括底部台架、传送机构、光源安装架和相机安装架,所述传送机构、光源安装架和相机安装架均设置于底部台架上,所述传送机构用于带动载物台水平移动;所述光源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光源,所述光源位于传送机构的上方,所述光源在光源安装架上的位置和倾角能调节;所述相机安装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高光谱相机,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高光谱相机在相机安装架上升降,所述高光谱相机在升降机构上的水平位置能调节。本技术便于调节高光谱相机的高度和位置、以及光源的位置和倾角,方便检测物品的传递,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具体讲的是一种高光谱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光谱分辨率在10-2λ数量级范围内的光谱图像称为高光谱图像(hyperspectra limage)。通过搭载在不同类型的高光谱传感器,即成像光谱仪,在电磁波谱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和中红外区域,以数十至数百个连续且细分的光谱波段对目标区域同时成像,在获得图像信息的同时,也获得其光谱信息,做到了光谱与图像的结合。目前,高光谱图像不仅在信息丰富程度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在处理技术上,对光谱数据可以进行更为合理、有效的分析处理;因而,高光谱图像技术在检测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是以往技术的各个发展阶段所不可比拟的,引起多个领域(如遥感、医学、农学、食品等)的极大兴趣。

2、高光谱检测装置在使用时,会根据待检测物品或其他因素来调节高光谱相机的位置、以及光源的位置和倾角,现有高光谱检测装置在进行调节时较为麻烦,具体为高光谱相机的升降与调节、光源位置的调节及检测品的传递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高光谱检测装置,本技术便于调节高光谱相机的高度和位置,以及光源的位置和倾角,方便检测物品的传递,方便实用。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光谱检测装置,包括底部台架、传送机构、光源安装架和相机安装架,所述传送机构、光源安装架和相机安装架均设置于底部台架上,所述传送机构用于带动载物台水平移动;

4、所述光源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光源,所述光源位于传送机构的上方,所述光源在光源安装架上的位置和倾角能调节;

5、所述相机安装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高光谱相机,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高光谱相机在相机安装架上升降,所述高光谱相机在升降机构上的水平位置能调节。

6、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直线模组、载物台和驱动电机,所述直线模组设置于底部台架上,所述载物台设置于直线模组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直线模组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直线模组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转换板,所述直线模组通过转换板安装于底部台架上。

8、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安装架包括多根第一立柱、多根用于连接第一立柱的连接柱,所述第一立柱设置于底部台架上,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开设有多条竖直的装配槽。

9、进一步的,所述光源通过光源调节架设置于光源安装架上,所述光源调节架包括装配架、长杆和滑块螺母,所述装配架上设置有与第一立柱配合的凹形部,所述滑块螺母设置于凹形部上,且与装配槽配合,所述长杆设置于装配架上,所述长杆上开设有第一滑槽口,所述光源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一滑槽口内。

10、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和丝杠传动组件,所述升降架设置于相机安装架上且能沿相机安装架升降,所述丝杠传动组件设置于相机安装架上,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与丝杠传动组件配合的螺母,所述高光谱相机设置于升降架上。

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安装架和设置于滑轮安装架上的多个滑轮;

12、所述相机安装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二立柱和设置于第二立柱顶部的横杆,所述第二立柱的外侧开设有与滑轮配合的滑槽。

13、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相机安装板,所述相机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二滑槽口,所述高光谱相机通过螺丝安装于第二滑槽口内。

14、进一步的,所述高光谱相机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斜角,所述安装斜角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安装斜角通过两个压持板连接,两个压持板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螺丝安装于第二滑槽口内。

15、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台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调节脚杯。

16、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7、本技术通过传送机构来带动待检测物品移动至检测位置,利用高光谱相机对待检测物品进行高光谱检测;升降机构能带动高光谱相机上下移动,以调节高光谱相机与待检测物品之间的距离,且高光谱相机通过螺丝固定相机安装板上,便于调节高光谱相机的水平位置;光源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光源,用于提供高光谱相机所需的光源,且光源的位置能通过光源调节架进行调节,长杆与光源之间通过螺丝固定,便于调节光源的倾角和水平位置。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台架(1)、传送机构(2)、光源安装架(3)和相机安装架(4),所述传送机构(2)、光源安装架(3)和相机安装架(4)均设置于底部台架(1)上,所述传送机构(2)用于带动载物台(22)水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直线模组(21)、载物台(22)和驱动电机(23),所述直线模组(21)设置于底部台架(1)上,所述载物台(22)设置于直线模组(21)上,所述驱动电机(23)的输出端与直线模组(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模组(2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转换板(24),所述直线模组(21)通过转换板(24)安装于底部台架(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安装架(3)包括多根第一立柱(31)、多根用于连接第一立柱(31)的连接柱(32),所述第一立柱(31)设置于底部台架(1)上,所述第一立柱(31)的外侧开设有多条竖直的装配槽(3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5)通过光源调节架(8)设置于光源安装架(3)上,所述光源调节架(8)包括装配架(81)、长杆(82)和滑块螺母(83),所述装配架(81)上设置有与第一立柱(31)配合的凹形部(811),所述滑块螺母(83)设置于凹形部(811)上,且与装配槽(311)配合,所述长杆(82)设置于装配架(81)上,所述长杆(82)上开设有第一滑槽口(821),所述光源(5)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一滑槽口(8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升降架(61)和丝杠传动组件(62),所述升降架(61)设置于相机安装架(4)上且能沿相机安装架(4)升降,所述丝杠传动组件(62)设置于相机安装架(4)上,所述升降架(61)上设置有与丝杠传动组件(62)配合的螺母(611),所述高光谱相机(7)设置于升降架(6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61)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安装架(63)和设置于滑轮安装架(63)上的多个滑轮(63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61)上设置有相机安装板(64),所述相机安装板(64)上开设有第二滑槽口(641),所述高光谱相机(7)通过螺丝安装于第二滑槽口(64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光谱相机(7)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斜角(71),所述安装斜角(7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72),所述固定板(72)和安装斜角(71)通过两个压持板(73)连接,两个压持板(73)通过连接螺栓(74)连接,所述固定板(72)通过螺丝安装于第二滑槽口(64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台架(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调节脚杯(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台架(1)、传送机构(2)、光源安装架(3)和相机安装架(4),所述传送机构(2)、光源安装架(3)和相机安装架(4)均设置于底部台架(1)上,所述传送机构(2)用于带动载物台(22)水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直线模组(21)、载物台(22)和驱动电机(23),所述直线模组(21)设置于底部台架(1)上,所述载物台(22)设置于直线模组(21)上,所述驱动电机(23)的输出端与直线模组(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模组(2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转换板(24),所述直线模组(21)通过转换板(24)安装于底部台架(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安装架(3)包括多根第一立柱(31)、多根用于连接第一立柱(31)的连接柱(32),所述第一立柱(31)设置于底部台架(1)上,所述第一立柱(31)的外侧开设有多条竖直的装配槽(3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5)通过光源调节架(8)设置于光源安装架(3)上,所述光源调节架(8)包括装配架(81)、长杆(82)和滑块螺母(83),所述装配架(81)上设置有与第一立柱(31)配合的凹形部(811),所述滑块螺母(83)设置于凹形部(811)上,且与装配槽(311)配合,所述长杆(82)设置于装配架(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路路刘忆森周松斌殷泽轩陈红陈骏佳李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