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80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2
本技术属于复合碳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桶的上侧设置有桶盖,桶盖的上侧中心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一,电动伸缩杆一的输出端贯穿桶盖到搅拌桶内侧连接有电机一,电机一的下侧输出端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下端并列式设置有搅拌扇叶组,搅拌扇叶组之间设置有挤压饼。挤压饼上下移动时,搅拌扇叶组同步在搅拌桶内上下移动,对搅拌桶内碳源进行不同层次反复搅拌,挤压饼移动时,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的碳源通过挤压饼时会被搅拌扇叶组进行快速针对性的搅拌混合,针对碳源会有从上而下再从下而上的相对有序流动性搅拌,不任由碳源随搅拌的惯性进行无序流动,对碳源的混合的可控性更高,搅拌的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复合碳源生产,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1、复合碳源在生产时,需要选择多种碳源进行混合,这些碳源可以是天然碳源,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碳源,例如葡萄糖、麦芽糖、木糖和淀粉等,复合碳源需要多种碳源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搅拌罐种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再进行发酵处理,而混合的碳源种类多且成分复杂,只利用传统的搅拌杆进行搅拌没法进行多层次快速均匀混合,以至于搅拌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装置,解决复合碳源需要多种碳源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搅拌罐种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再进行发酵处理,而混合的碳源种类多且成分复杂,只利用传统的搅拌杆进行搅拌没法进行多层次快速均匀混合,以至于搅拌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装置,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上侧设置有桶盖,所述桶盖的上侧中心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一,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的输出端贯穿桶盖到搅拌桶内侧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下侧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并列式设置有搅拌扇叶组,所述搅拌扇叶组之间设置有挤压饼,所述挤压饼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挤压饼与搅拌桶的内侧壁贴近,所述挤压饼的上侧均匀开设有通孔。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挤压饼上下移动时,搅拌扇叶组同步在搅拌桶内上下移动,可以对搅拌桶内碳源进行不同高度不同层次进行反复搅拌,同时挤压饼移动时,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碳源通过挤压饼时会被搅拌扇叶组进行快速针对性的搅拌混合均匀,从而在搅拌时,针对碳源搅拌会有从上而下再从下而上的相对有序流动性搅拌,而不是任由碳源随搅拌的惯性进行无序流动并区域交换,对碳源的混合的可控性更高,搅拌的效率更高。

4、为了使挤压饼上下移动时保持稳定;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桶的内侧壁对称式设置有限制条,所述挤压饼对应限制条的两侧开设有限制槽,所述挤压饼通过限制槽与限制条滑动卡接。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限制条和限制槽可以限制挤压饼进行转动,使挤压饼上下移动时保持稳定。

7、为了增加搅拌桶和桶盖连接的密封性;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桶盖的下侧内侧设置有密封塞,所述电动伸缩杆一与密封塞插接,所述桶盖通过密封塞与搅拌桶密封连接。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设置密封塞可以增加搅拌桶和桶盖连接的密封性。

10、为了便于在混合完成后倒出混合料;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桶的两侧对称式设置有立板,所述搅拌桶与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立板的下侧设置有底板,一侧所述立板设置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贯穿立板与搅拌桶连接。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电机二的输出端带动搅拌桶转动,便于在混合完成后倒出混合料。

13、为了便于控制桶盖的闭合和开启;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板的一侧上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二,所述电动伸缩杆二的输出端贯穿连接块到下侧与桶盖连接。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电动伸缩杆二便于控制桶盖的闭合和开启。

16、为了便于观察搅拌桶内侧碳源的混合情况;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桶的侧面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透明玻璃材质。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设置观察窗便于观察搅拌桶内侧碳源的混合情况。

19、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桶(1),所述搅拌桶(1)的上侧设置有桶盖(2),所述桶盖(2)的上侧中心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一(3),所述电动伸缩杆一(3)的输出端贯穿桶盖(2)到搅拌桶(1)内侧连接有电机一(4),所述电机一(4)的下侧输出端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下端并列式设置有搅拌扇叶组(6),所述搅拌扇叶组(6)之间设置有挤压饼(7),所述挤压饼(7)与转轴(5)转动连接,所述挤压饼(7)与搅拌桶(1)的内侧壁贴近,所述挤压饼(7)的上侧均匀开设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的内侧壁对称式设置有限制条(8),所述挤压饼(7)对应限制条(8)的两侧开设有限制槽(9),所述挤压饼(7)通过限制槽(9)与限制条(8)滑动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2)的下侧内侧设置有密封塞(10),所述电动伸缩杆一(3)与密封塞(10)插接,所述桶盖(2)通过密封塞(10)与搅拌桶(1)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的两侧对称式设置有立板(11),所述搅拌桶(1)与立板(11)转动连接,所述立板(11)的下侧设置有底板(12),一侧所述立板(11)设置有电机二(13),所述电机二(13)的输出端贯穿立板(11)与搅拌桶(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1)的一侧上侧设置有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的上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二(16),所述电动伸缩杆二(16)的输出端贯穿连接块(15)到下侧与桶盖(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的侧面开设有观察窗(14),所述观察窗(14)为透明玻璃材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桶(1),所述搅拌桶(1)的上侧设置有桶盖(2),所述桶盖(2)的上侧中心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一(3),所述电动伸缩杆一(3)的输出端贯穿桶盖(2)到搅拌桶(1)内侧连接有电机一(4),所述电机一(4)的下侧输出端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下端并列式设置有搅拌扇叶组(6),所述搅拌扇叶组(6)之间设置有挤压饼(7),所述挤压饼(7)与转轴(5)转动连接,所述挤压饼(7)与搅拌桶(1)的内侧壁贴近,所述挤压饼(7)的上侧均匀开设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的内侧壁对称式设置有限制条(8),所述挤压饼(7)对应限制条(8)的两侧开设有限制槽(9),所述挤压饼(7)通过限制槽(9)与限制条(8)滑动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碳源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2)的下侧内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勇强曹逸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