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795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2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应用在建筑技术领域,它旨在解决现有城市家具存在的功能、造型和色彩相对单一的问题,为观众创造融合休闲功能与沉浸式声音景观的体验。传统城市家具通常只满足最基本的使用要求,缺少个性化特色,未能深入研究城市地域特征和用户行为模式。本技术包括坐台、支撑柱以及支撑柱上部的顶棚结构,顶棚结构内置定向声束扬声器,周围设置的声景音箱与坐台内的音频处理器协同工作。顶棚结构覆盖坐台形成声场休息区,定向声束扬声器播放的音频聚焦于所述声场休息区内,搭配声景音响为在此休息的观众带来沉浸式的声景体验;使观众由被动的使用者转变为积极的体验者,让他们沉浸在引人入胜的动态声景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应用在建筑,特别是涉及一种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


技术介绍

1、城市家具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元素,通过激发城市的活力,成为城市持续和逐步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家具不等同于公共设施,因为它包含了景观设施、服务设施、安全设施以及多功能设施等各种类型的公共设施。它也为城市的公园、广场、街道等城市不同环境类型提供综合的配套服务。城市家具按照具体的使用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服务类城市家具(如广告牌、长椅、售货机等)、管理类城市家具(如信号灯、消防栓等)、辅助类城市家具(如垃圾桶、树池等)和艺术类城市家具(如艺术雕塑)四大类型。

2、目前大部分城市家具的功能、造型和色彩相对单一,仅仅满足了最基本的使用要求,缺少个性化特点,未能深入研究城市的地域性特征以及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参考现有的专利一种户外休闲亭,专利公开号为:cn112160624a,公布日为:2021.01.01),忽视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这使得城市家具无法为人们创造出具有亲和力的人文生态环境。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在于弥补现有设计中的不足,将数字技术与城市家具的设计融合,创造一种兼具生态性和标志性的城市智慧家具,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空间,为公众打造沉浸式的声音景观和文化体验。在技术层面上,本技术将定向声、声场渲染等声音媒体技术、线型灯光技术、以及工业化竹材的体系化建造等多种技术进行综合应用和创新整合,从而创造出能够营造动态声景的增强现实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包括坐台、支撑柱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端的顶棚结构,还包括定向声束扬声器和声景音箱,所述坐台内设置有音频处理器,所述顶棚结构内设置所述定向声束扬声器,所述音频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声景音箱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接,所述顶棚结构覆盖所述坐台以形成休息区,所述定向声束扬声器播放的音频聚焦于所述休息区内。

4、优选地,所述顶棚结构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

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包括固定底座、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四个支撑立杆和穿线管,四个所述支撑立杆沿着所述穿线管的周向均匀分布且其底端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

6、更进一步地,所述顶棚结构包括矩形框架、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内的十字交叉型的支撑杆、倾斜连接所述矩形框架与所述支撑柱之间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侧设置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固定在斜撑杆上,所述斜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矩形框架和所述支撑柱,所述定向声束扬声器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并与所述格栅板的外表面齐平。

7、再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的上端面设置有屋面板。

8、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边缘以及所述斜撑杆上均设置有灯条,所述坐台上沿着其周向也设置有灯条。

9、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所述固定杆、所述格栅板、所述支撑杆、所述斜撑杆和所述支撑柱均采用竹集成材制备而成。

10、更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所述固定杆、所述格栅板、所述斜撑杆和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均涂覆有防护层。

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2、本技术的一种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包括坐台、支撑柱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端的顶棚结构,所述顶棚结构内设置有定向声束扬声器,还包括声景音箱,其采用单元模块化设计,单个装置组成一个增强现实的动态声景单元,装置可根据场地需要进行单元叠加,构成多个声音场景。另外,坐台、支撑柱、顶棚结构、定向声束扬声器和声景音箱播放的音频内容可根据场地条件进行灵活调整,以满足不同地区和场地的环境要求,使得此装置能够适配各种使用环境,为在此休息的人带来别具一格且充满变化的声景体验,使公众由被动的使用者转变为积极的体验者,沉浸于引人入胜的动态声景之中。

13、进一步的,顶棚结构、支撑柱等采用竹集成材(构建竹)作为结构主材。竹集成材是由竹作为原村料,经过分解为不同尺寸的竹单元,再通过胶合压制等工艺制成的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耐久性的新型竹质复合工程材料。这种材料克服了原竹易变形和易受虫蛀等问题,同时保留了竹纤维的物理特性、表面纹理和质感。既满足了现代审美的需求,为人们带来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愉悦体验;又具备了质轻、强度高、可再生、易降解等多重优点。更为重要的是,竹集成材可在工厂进行预加工后运至现场组装,降低了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同时材料经使用之后又能回归到自然界的生态循环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台(1)、支撑柱(3)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上端的顶棚结构(4),还包括定向声束扬声器(5)和声景音箱(6),所述坐台(1)内设置有音频处理器,所述顶棚结构(4)内设置所述定向声束扬声器(5),所述音频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声景音箱(6)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接,所述顶棚结构(4)覆盖所述坐台(1)以形成休息区,所述定向声束扬声器(5)播放的音频聚焦于所述休息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结构(4)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柱(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包括固定底座(31)、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31)上的四个支撑立杆(33)和穿线管(32),四个所述支撑立杆(33)沿着所述穿线管(32)的周向均匀分布且其底端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结构(4)包括矩形框架(41)、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41)内的十字交叉型的支撑杆(42)、倾斜连接所述矩形框架(41)与所述支撑柱(3)之间的固定杆(43),所述固定杆(43)外侧设置有格栅板(46),所述格栅板(46)固定在斜撑杆(45)上,所述斜撑杆(4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矩形框架(41)和所述支撑柱(3),所述定向声束扬声器(5)设置在所述固定杆(43)上,并与所述格栅板(46)的外表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41)的上端面设置有屋面板(4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41)边缘以及所述斜撑杆(45)上均设置有灯条(7),所述坐台(1)上沿着其周向也设置有灯条(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41)、所述固定杆(43)、所述格栅板(46)、所述支撑杆(42)、所述斜撑杆(45)和所述支撑柱(3)均采用竹集成材制备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41)、所述固定杆(43)、所述格栅板(46)、所述斜撑杆(45)和所述支撑柱(3)的外表面均涂覆有防护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台(1)、支撑柱(3)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上端的顶棚结构(4),还包括定向声束扬声器(5)和声景音箱(6),所述坐台(1)内设置有音频处理器,所述顶棚结构(4)内设置所述定向声束扬声器(5),所述音频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声景音箱(6)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接,所述顶棚结构(4)覆盖所述坐台(1)以形成休息区,所述定向声束扬声器(5)播放的音频聚焦于所述休息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结构(4)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柱(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包括固定底座(31)、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31)上的四个支撑立杆(33)和穿线管(32),四个所述支撑立杆(33)沿着所述穿线管(32)的周向均匀分布且其底端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声景增强现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结构(4)包括矩形框架(41)、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41)内的十字交叉型的支撑杆(42)、倾斜连接所述矩形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平平刘彦辰管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