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平折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74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平折拖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称设置的前框、后框、底框和两个对称的侧框、U形支撑管,侧框的前后长度可折叠变化,前框和后框底部设有滚轮;侧框的前后端分别与前框、后框铆接,所述底框包括包含两个对称铆接的支撑件,底框前后端分别与前框、后框铆接;所述U形支撑管的两个竖直段的端部分别与两个侧框铆接,U形支撑管的水平段位于两个支撑件铆接的下方。本简易平折拖车结构简单,能快速实现平折收纳,减少手推车的空间占用,且底部的支撑力强,增强了车辆的运输载物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手推车的,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平折拖车


技术介绍

1、手推车通过人工推拉作为动力,实现在短距离搬运物品的目的。传统手推车如平板车、料斗推车等,由于不可折叠,日常存放时占用对应推车大小的空间;现有的一些可折叠推车,如公开号为“cn 216374594 u”的专利中记载了折叠车,包括底部支架、至少两组侧部支架以及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竖直设置且位于折叠车的棱边处,底部支架可活动地连接于支撑杆。该折叠车虽然可折叠,相比使用状态减少了空间,但底部支架通过四角可活动地连接于四个支撑杆,与侧部支架不连接,运输时对放置在推车内的物品的承重能力有限,底部支架的支撑力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简易平折拖车,结构简单,能快速实现平折收纳,相比使用状态减少了空间占用,且底部的支撑力强,增强了车辆的运输载物能力。

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平折拖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称设置的前框、后框、底框和两个对称的侧框、u形支撑管,侧框的前后长度可折叠变化,前框和后框底部设有滚轮;侧框的前后端分别与前框、后框铆接,所述底框包括包含两个对称铆接的支撑件,底框前后端分别与前框、后框铆接;所述u形支撑管的两个竖直段的端部分别与两个侧框铆接,u形支撑管的水平段位于两个支撑件铆接的下方。

3、进一步的,所述侧框包括一个由两个侧管铆接而成的交叉管,两个管的铆接处与u形支撑管的自由端铆接。

4、更进一步的,所述侧框包括由两个侧管上端铆接而成的交叉管和一个上平管,交叉管的两个上端部分别与u形上管的自由端、上平管一端部铆接,交叉管的两个下端部分别与前框下端铆接,上平管另一端部与后框下端铆接。

5、更进一步的,所述前框包括两个前立管、u形上管和下横管,u形上管的两个竖直段靠近折弯处分别与两个前立管上端铆接,下横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前立管下端铆接,u形上管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两个侧框中交叉管的上端铆接。

6、更进一步的,所述车架还包括拉手,拉手底部与下横管连接且能前后转动。

7、更进一步的,所述拉手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手持部、伸缩管和管接头,所述管接头与下横管前端铆接。

8、更进一步的,两个滚轮对称固定安装于下横管前端。

9、更进一步的,所述后框包括两个后立管、下连接管和可翻转后门,两个后立管下端通过下连接管连接,后立管上端与上平管另一端铆接,可翻转后门与两个后立管转动连接且能上下翻转至水平位置。

10、更进一步的,所述可翻转后门包括门框和两个连接带,门框两个下端分别与两个后立管下端铆接,门框两个上端分别通过一个连接带与两个后立管上端铆接,所述连接带长度可调节。

11、进一步的,两个后立管底部分别安装滚轮。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弯折管,弯折管自前向后向内收窄,两个弯折管的收窄侧铆接,较宽侧与前框或后框铆接。

13、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底架下方设置u形支撑管连接两个侧框,对底架中心进行支撑,使得底架在连接前框、后框基础上的载物能力增强,提高了推车的载物强度;相比四个侧面不能拆分的推车,本推车的后开门设计,打开转动使得可翻转后门处于水平位置,可用于搬运超过推车长度的细长物品,降低物品摆放在车内的倾斜角度,物品表面与底架、打开的可翻转后门同时接触增加了物品的接触面积,搬运更加方便快捷,提升搬运过程的安全性;整个车架可折叠,便于推车在不使用时能折叠收纳,减少占地面积,也利于推车的外出携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平折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称设置的前框、后框、底框和两个对称的侧框、U形支撑管,侧框的前后长度可折叠变化,前框和后框底部设有滚轮;侧框的前后端分别与前框、后框铆接,所述底框包括包含两个对称铆接的支撑件,底框前后端分别与前框、后框铆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平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包括一个由两个侧管铆接而成的交叉管,两个管的铆接处与U形支撑管的自由端铆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平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包括由两个侧管上端铆接而成的交叉管和一个上平管,交叉管的两个上端部分别与U形上管的自由端、上平管一端部铆接,交叉管的两个下端部分别与前框下端铆接,上平管另一端部与后框下端铆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简易平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包括两个前立管、U形上管和下横管,U形上管的两个竖直段靠近折弯处分别与两个前立管上端铆接,下横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前立管下端铆接,U形上管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两个侧框中交叉管的上端铆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简易平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拉手,拉手底部与下横管连接且能前后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简易平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手持部、伸缩管和管接头,所述管接头与下横管前端铆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简易平折拖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滚轮对称固定安装于下横管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简易平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框包括两个后立管、下连接管和可翻转后门,两个后立管下端通过下连接管连接,后立管上端与上平管另一端铆接,可翻转后门与两个后立管转动连接且能上下翻转至水平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简易平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后门包括门框和两个连接带,门框两个下端分别与两个后立管下端铆接,门框两个上端分别通过一个连接带与两个后立管上端铆接,所述连接带长度可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平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弯折管,弯折管自前向后向内收窄,两个弯折管的收窄侧铆接,较宽侧与前框或后框铆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平折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称设置的前框、后框、底框和两个对称的侧框、u形支撑管,侧框的前后长度可折叠变化,前框和后框底部设有滚轮;侧框的前后端分别与前框、后框铆接,所述底框包括包含两个对称铆接的支撑件,底框前后端分别与前框、后框铆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平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包括一个由两个侧管铆接而成的交叉管,两个管的铆接处与u形支撑管的自由端铆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平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包括由两个侧管上端铆接而成的交叉管和一个上平管,交叉管的两个上端部分别与u形上管的自由端、上平管一端部铆接,交叉管的两个下端部分别与前框下端铆接,上平管另一端部与后框下端铆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简易平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包括两个前立管、u形上管和下横管,u形上管的两个竖直段靠近折弯处分别与两个前立管上端铆接,下横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前立管下端铆接,u形上管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两个侧框中交叉管的上端铆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本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普莱德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