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体及气溶胶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33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热体及气溶胶发生装置,发热体包括磁力收集区、发热单元区以及连接磁力收集区和发热单元区的第一过渡区,发热单元区具有至少两个依次连接且不同的发热区;发热体被构造成在交变磁场中,经过磁力收集区、第一过渡区和发热单元区的磁通量依次减少,并且至少两个发热区具有不同的磁通量。当发热体位于交变磁场内时,磁力收集区可以接收到较多的磁力线,又由于发热单元区具有较高的相对导磁率,当磁力线从磁力收集区经过第一过渡区达到发热单元区的过程中,磁力线的密度将被加强,使得发热单元区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能产生较高的温度,从而能够有效解决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剩余损耗的问题,产生高效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雾化,尤其涉及一种发热体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1、电磁感应加热是产生气溶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在具体实践中发现,使用传统的电磁感应加热方式,会存在以下问题:在一些已有的基于电磁感应技术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中,感受体的体积一般比较小且形状规则,处在磁场中的感受体均匀发热,因而感受体各处的温度相对比较均匀,但是感受体上各处温度均匀化,可能会导致感受体整体温度不足,使得传递给气溶胶基质的其中一部分能量会由于热传导机制而损失,从而无法有效产生气溶胶,导致能量利用率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体,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感受体各处温度均匀而导致能量利用率不足等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热体,包括:

4、磁力收集区、发热单元区以及连接所述磁力收集区和所述发热单元区的第一过渡区,所述发热单元区具有至少两个依次连接且不同的发热区;

5、所述发热体被构造成在交变磁场中,经过所述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收集区、所述第一过渡区和所述发热单元区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的平均截面面积依次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两所述磁力收集区,所述发热单元区的一端通过一所述第一过渡区与一所述磁力收集区连接,所述发热单元区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所述第一过渡区另一所述磁力收集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收集区、所述第一过渡区和所述发热单元区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的平均截面面积依次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两所述磁力收集区,所述发热单元区的一端通过一所述第一过渡区与一所述磁力收集区连接,所述发热单元区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所述第一过渡区另一所述磁力收集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收集区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呈内部中空的柱状结构,或,所述发热体呈扁平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区均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第一发热区、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发热区之间的一个第二发热区,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发热区和所述第二发热区的第二过渡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热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宏伟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