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矿用预先脱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899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2
本技术属于稀土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稀土矿用预先脱泥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框架,所述调节框架的内壁贯穿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块,所述螺纹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孔板,所述滑动孔板的外壁开设有导向槽,该稀土矿用预先脱泥装置,通过设置活动栅条和固定栅条,滑动孔板滑动带动九组导向槽同步滑动,导向槽滑动通过导向柱带动连接板沿限位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板滑动带动活动栅条沿固定栅条的底端滑动,通过调节活动栅条与固定栅条相对滑动,实现对活动栅条和固定栅条之间间隙的调节操作,有利于对不同颗粒大小的泥石进行分离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稀土矿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稀土矿用预先脱泥装置


技术介绍

1、稀土矿在地壳中主要以矿物形式存在,其主要有三种:作为矿物的基本组成元素,稀土以离子化合物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构成矿物的必不可少的成分。这类矿物通常称为稀土矿物,如独居石、氟碳铈矿等。作为矿物的杂质元素,以类质同象置换的形式,分散于造岩矿物和稀有金属矿物中,这类矿物可称为含有稀土元素的矿物,如磷灰石、萤石等,呈离子状态被吸附于某些矿物的表面或颗粒间。这类矿物主要是各种黏土矿物、云母类矿物。这类状态的稀土元素很容易提取。

2、现有的稀土矿在加工时一般通过分离格栅进行预先脱泥操作,但是,在进行预先脱泥时,由于分离格栅的孔径无法改变,在对稀土矿进行脱泥时,不同颗粒大小的泥石分离容易失误,导致脱泥后的稀土矿残留直径较小的泥石。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稀土矿用预先脱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稀土矿用预先脱泥装置,避免脱泥后的稀土矿残留直径较小的泥石的问题。

2、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土矿用预先脱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矿用预先脱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7)设置有九组,九组所述导向槽(7)同一位置的间距相等,所述连接板(9)通过导向槽(7)和导向柱(8)与限位杆(10)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矿用预先脱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栅条(11)和固定栅条(12)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矿用预先脱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土矿用预先脱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转板(16)通过主动转板(15)和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矿用预先脱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矿用预先脱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7)设置有九组,九组所述导向槽(7)同一位置的间距相等,所述连接板(9)通过导向槽(7)和导向柱(8)与限位杆(10)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矿用预先脱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栅条(11)和固定栅条(12)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矿用预先脱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土矿用预先脱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转板(16)通过主动转板(15)和旋转导槽(17)与冲洗框架(13)之间构成往复旋转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茂琦张新宇范文龙满在高刘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微山湖稀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