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囊药物制备用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88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0
本技术涉及一种胶囊药物制备用输送机构,包括工作台和传送带,传送带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所述工作台的顶端设置有均匀上料机构,所述均匀上料机构包括支架、料斗、两组振动电机、上料筒、旋转电机、转动杆、多组转盘和多组上料管,均匀上料机构设计,在使用胶囊药物制备用输送机构时,可以先将经过药末填充的胶囊收集到料斗内,此时可以开启两组振动电机带动料斗进行振动,从而将多组胶囊分别依次竖直滑入到多组下料孔内,此时最下侧的多组胶囊将会继续掉落到多组转盘顶端的上料孔内,然后开启旋转电机往复的进行90度转动和停止,在旋转电机转动时将会带动转动杆和多组转盘同步进行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胶囊药物制备,具体为一种胶囊药物制备用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1、胶囊剂系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在胶囊药物制备的过程中,需要先将药物填充到多组胶囊内,然后将多组胶囊通过输送机构进行运输。现有的输送机构在使用时,如专利号为“cn218288283u”的“一种空心胶囊输送装置”,该技术通过设置料斗收集空心胶囊。设置齿轮,通过齿轮转动晃动料斗使下料顺畅;设置输料管,使空心胶囊沿输料管长度方向运输,同时统一胶囊方向;设置凹槽使脱离输料管的空心胶囊统一方向统一朝向运输,便于后续包装。现有的输送机构在使用中发现,该技术虽然实现对胶囊的方向规整和输送,但其无法直接应用于进行胶囊的下料和包装,不能对包装胶囊的药板进行均匀可控的上料,从而影响胶囊的包装效率和质量,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胶囊药物制备用输送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均匀可控上料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囊药物制备用输送机构,包括工作台(1)和传送带(2),传送带(2)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设置有均匀上料机构,所述均匀上料机构包括支架(3)、料斗(4)、两组振动电机(5)、上料筒(6)、旋转电机(7)、转动杆(8)、多组转盘(9)和多组上料管(10),支架(3)底端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工作台顶端的前后两侧连接,料斗(4)安装在支架(3)的左端,两组振动电机(5)分别安装在料斗(4)的前后两端,料斗(4)的内部底端均匀设置有多组下料孔(11),上料筒(6)的内部顶端分别与多组下料孔(11)的底端连通,旋转电机(7)安装在上料筒(6)的前端,转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囊药物制备用输送机构,包括工作台(1)和传送带(2),传送带(2)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设置有均匀上料机构,所述均匀上料机构包括支架(3)、料斗(4)、两组振动电机(5)、上料筒(6)、旋转电机(7)、转动杆(8)、多组转盘(9)和多组上料管(10),支架(3)底端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工作台顶端的前后两侧连接,料斗(4)安装在支架(3)的左端,两组振动电机(5)分别安装在料斗(4)的前后两端,料斗(4)的内部底端均匀设置有多组下料孔(11),上料筒(6)的内部顶端分别与多组下料孔(11)的底端连通,旋转电机(7)安装在上料筒(6)的前端,转动杆(8)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上料筒(6)内部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旋转电机(7)的输出端与转动杆(8)的前端连接,多组转盘(9)均固定套装在转动杆(8)的外侧,多组转盘(9)的外端均设置有多组上料孔(12),上料筒(6)内部底端均匀设置有多组圆孔,多组上料管(10)的顶端分别与多组圆孔的底端连通,所述上料筒(6)的左端设置有检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药物制备用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柳红
申请(专利权)人:业广志勤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