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支持无线终端的移动性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874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支持无线终端的移动性的装置和方法,在UMTS中用于通知终端有关MBMS的状态信息以便防止终端请求在它新位于的小区中不能提供的业务。对于提供的特定MBMS业务,该移动通信网络通知终端有关它的业务提供状态,并且终端根据该业务提供状态信息工作以最小化终端的不必要操作和不必要信令以及无线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于支持终端的移动性的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提供MBMS(多媒体广播/多点通信业务)的方法和装置,更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通知终端有关MBMS的状态信息以防止终端请求不能提供的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是欧洲式第三代IMT-2000移动通信系统,它由公知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欧洲标准进化而来。UMTS希望提供基于GSM核心网和宽带码分多址(W-CDMA)无线连接技术的改善的移动通信业务。 在1998年12月,由欧洲的ETSI、日本的ARIB/TTC、美国的T1,和韩国的TTA形成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GPP产生UMTS技术的详细规范。为了实现UMTS的快速和有效的技术发展,通过考虑网络元件和它们的工作的独立特性,在3GPP中产生了5个技术规范组(TSG)来使UMTS标准化。 每个TSG开发、批准和管理相关领域中的标准规范。在这些组中,无线接入网(RAN)小组(TSG-RAN)开发了用于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20)的功能、需求的标准、和接口,该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是用于支持UMTS中W-CDMA接入技术的新的无线接入网。 图1示意了普通UMTS网络的典型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该UMTS大致分为终端或用户设备(UE)10、UTRAN20、和核心网(CN)30。 UTRAN20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子系统(RNS)25。每个RNS25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23和由RNC23管理的多个节点B(基站)21。RNC23处理无线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并作为相对于核心网30的接入点工作。 该节点B 21通过上行链路接收由终端10的物理层发送的信息,并且通过下行链路向终端10发送数据。该节点B 21作为用于终端10的UTRAN20的接入点工作。 UTRAN20构造并维持用于终端10和核心网30之间的通信的无线接入承载电路(RAB)。核心网30请求来自RAB的端到端服务质量(QoS)需求,并且RAB支持核心网30设置的QoS需求。因此,通过构造和维持RAB,UTRAN20能满足端到端QoS需求。 提供给特定终端10的业务大致分为电路交换(CS)业务和分组交换(PS)业务。例如,普通语音会话业务是电路交换业务,而通过因特网连接的网络浏览业务被归类为分组交换(PS)业务。 为了支持电路交换业务,RNC23连接核心网30的移动交换中心(MSC)31,并且MSC31连接管理与其他网络的连接的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33。为了支持分组交换业务,RNC23连接核心网30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支持节点(SGSN)35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37。该SGSN35支持与RNC23的分组通信,并且GGSN37管理与其他分组交换网络,如因特网的连接。 图2示意了根据3GPP无线接入网络标准,在终端10和UTRAN20之间的无线接口协议的结构。如图2所示,该无线接口协议具有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水平层,并且具有垂直层,该垂直层包括用于发送用户数据的用户平面(U-平面),和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控制平面(C-平面)。 用户平面是处理与用户的业务信息,如语音和因特网协议(IP)分组的区域。控制平面是处理用于和网络的接口的控制信息、呼叫的维护和管理等的平面。 基于开放系统互连(OSI)标准模型的三个下层,图2中的协议层被分为第一层(L1)、第二层(L2),和第三层(L3)。 第一层(L1),即,物理层,通过使用各种无线发送技术向上层提供信息传送业务。物理层通过传输信道与称为媒体访问控制(MAC)层的上层连接。MAC层和物理层通过传输信道交换数据。 第二层(L2)包括MAC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广播/多点通信控制(BMC)层,和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层。 MAC层处理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并且提供MAC参数的分配,用于无线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MAC层通过逻辑信道与被称为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的上层连接。 根据发送信息的类型提供各种逻辑信道。总之,控制信道用于发送控制平面的信息,并且业务信道用于发送用户平面的信息。 取决于是否共享逻辑信道,逻辑信道可以是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逻辑信道包括专用业务信道(DTCH),专用控制信道(DCCH)、公共业务信道(CT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广播控制信道(BCCH)、和寻呼控制信道(PCCH)。BCCH提供包括终端10访问系统所利用的信息的信息。UTRAN20利用PCCH访问终端10。 MAC层通过传输信道连接物理层,并且根据被管理的传输信道的类型被分为MAC-b子层、MAC-d子层、MAC-c/sh子层,和MAC-hs子层。MAC-b子层管理BCH(广播信道),该信道是处理系统信息的广播的传输信道。MAC-c/sh子层管理公共传输信道,如前向访问信道(FACH)或由多个终端共享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SCH)。MAC-d子层管理专用信道(DCH),该信道是用于特定终端10的专用传输信道。因此,MAC-d子层位于服务RNC(SRNC)中,服务RNC管理对应的终端,并且一个MAC-d子层也存在于每个终端中。 RLC层支持可靠的数据传输并且在从上层传送的多个RLC业务数据单元(SDU)中执行分段和级联。当RLC层从上层接收RLC SDU时,RLC层基于处理能力以合适的方式调整每个RLC SDU的大小,并且通过对其添加报头信息来生成数据单元。通过逻辑信道,将被称作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数据单元传送给MAC层。RLC层包括RLC缓存器,用于存储RLC SDU和/或RLC PDU。 BMC层调度从核心网传送的小区广播(CB)消息,并且将CB消息广播给位于特定小区中的终端10。 PDP层位于RLC层之上。PDP层用相对小的带宽在无线接口上有效地发送网络协议数据,如Ipv4或Ipv6。为此,PDP层减小在有线网络中使用的不必要的控制信息,这被称作报头压缩功能。 位于三层(L3)的最低部分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只定义在控制平面中。RRC层控制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涉及无线承载电路(RB)的建立、重构、释放和取消。RB表示第二层(L2)提供的用于终端10和UTRAN20之间的数据传输的业务。通常,RB的建立涉及规定协议层的特性和用于提供特定数据业务所需的信道,和设置相应的细节参数和操作方法的过程。 RRC状态涉及是否在终端10的RRC和UTRAN20的RRC之间存在逻辑连接。如果存在连接,称终端10处于RRC连接状态。如果不存在连接,称终端10处于空闲状态。 因为RRC连接存在用于处于RRC连接状态中的终端10,UTRAN20能确定在小区单元内存在特定终端,例如,RRC连接状态的终端在哪个小区中。因此,终端10能被有效的控制。 相反,UTRAN20不能确定处于空闲状态的终端10的存在。只能由核心网30确定空闲状态的终端10的存在,该核心网位于比小区大的区域内,例如场所和路由区。因此,为了在大区域中确定空闲状态终端10的存在,并且为了接收移动通信业务,如语音和数据,空闲状态终端必须移动或改变为RRC连接状态。 3GPP系统能提供多媒体广播多点通信业务(MB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与网络进行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被新引入小区中;    从所述网络接收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业务标识以及与所述业务标识相关的业务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业务状态信息与由所述网络提供的连接所需指示符和传输状态指示符有关;以及    如果所述控制消息的所述业务标识与特定业务匹配,则发送请求消息,    其中,基于所述业务状态信息发送所述请求消息,所述传输状态指示符指示点到多点状态、点到点状态以及非传输状态中的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3-5-13 10-2003-00302711.一种用于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与网络进行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被新引入小区中;从所述网络接收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业务标识以及与所述业务标识相关的业务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业务状态信息与由所述网络提供的连接所需指示符和传输状态指示符有关;以及如果所述控制消息的所述业务标识与特定业务匹配,则发送请求消息,其中,基于所述业务状态信息发送所述请求消息,所述传输状态指示符指示点到多点状态、点到点状态以及非传输状态中的一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请求消息是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定业务包括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MBMS。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消息是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MBMS通知消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传输状态是业务可用状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通过从以前的小区移出而被新引入所述小区。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通过打开电源而被新引入所述小区。8.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与终端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计算针对特定业务的终端的数量;确定传输状态指示符,所述传输状态指示符基于所计算的终端的数量指示所述特定业务的状态是点到多点状态、点到点状态以及非传输状态中的一个;以及向所述终端发送控制消息,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业务标识以及与所述业务标识相关的业务状态信息,以及其中,所述业务状态信息与连接所需指示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俊李英大千成德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