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纤,特指一种光纤线和电源线用驳接器。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
1、光纤具有较大的信息容量,这意味着能够使用尺寸很小的电缆,将来就不用更新或增强传输光缆中信号。光纤线对诸如无线电、电机或其他相邻电缆的电磁噪声具有较大的阻抗,使其免于受电噪声的干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光纤线某一段被切断后,需要将其进行驳接处理,使其能够继续传输光信号。
2、中国技术专利(cn207908741u)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光纤数据传输的线束驳接模块。所述的底板台前端设有两根呈28-35度夹角布置的滑轨,两根所述的滑轨上均架立有滑块;两块所述的滑块上均固定有夹台板;两个所述的夹台板上均固定有夹持架,两个所述的夹持架侧边内嵌有夹片;所述的底板台上固定有液压伸缩器b,液压伸缩器a、液压伸缩器b均分为基础件和伸缩件两大部分。线束驳接模块采用布线槽的布线方式,可以对两侧需要驳接的线束位置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并利用可旋转升降的驳接组件,可以在两个线束的接头处驳接后压紧加固,确保两个线束的驳接处能够保持隐藏且稳定的状态,防止驳接头裸
...【技术保护点】
1.光纤线和电源线用驳接器,其包括可相互对插连接的驳接母座(100)和驳接公头(20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线和电源线用驳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头(9)与对插凸部(51)之间为可拆卸结构;其中,所述塑壳(91)外侧设置有截面呈T字形的导向槽(911),且该导向槽(911)后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槽(912);所述对插凸部(51)外侧一体成型有截面呈T字形的防脱轨(513),且该防脱轨(513)后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扣(514),该塑壳(91)通过导向槽(911)套设于该防脱轨(513)上,且该第一定位扣(514)与第一定位槽(912)扣
...【技术特征摘要】
1.光纤线和电源线用驳接器,其包括可相互对插连接的驳接母座(100)和驳接公头(20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线和电源线用驳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头(9)与对插凸部(51)之间为可拆卸结构;其中,所述塑壳(91)外侧设置有截面呈t字形的导向槽(911),且该导向槽(911)后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槽(912);所述对插凸部(51)外侧一体成型有截面呈t字形的防脱轨(513),且该防脱轨(513)后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扣(514),该塑壳(91)通过导向槽(911)套设于该防脱轨(513)上,且该第一定位扣(514)与第一定位槽(912)扣合固定,使塑壳(91)固定于对插凸部(51)外侧,且该塑壳(91)后端面还与绝缘体(5)前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线和电源线用驳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91)设置有贯通前后端的端子孔(913),所述电源端子(92)插装固定于该端子孔(913)中,且该第二电源线(93)局部伸入该端子孔(913)中,且该第二电源线(93)外部与端子孔(913)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94);所述塑壳(91)前端还套设有第二密封圈(95),该第二密封圈(95)与电源插槽(14)内壁密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线和电源线用驳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塑胶芯筒(6)前端与对插凸部(51)前端面之间形成有导正槽体(60);所述第一塑胶芯筒(2)端部嵌入于导正槽体(60)中,使第一光纤线(3)端面与第二光纤线(7)端面精准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线和电源线用驳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槽(12)底部还设置有第一阶梯槽(121),该对插凸部(51)前端还嵌入该第一阶梯槽(121)中,且该对插凸部(51)前端外围设置的第一密封圈(501)与第一阶梯槽(121)内壁抵压密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线和电源线用驳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槽(121)底部还设置有导向槽(122);所述对插凸部(51)前端还设置有导向凸部(502),该导向凸部(502)嵌入该导向槽(122)中。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线和电源线用驳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5)后端还设置有可前后推拉滑动并用于将弹臂(52)向上顶起以实现对弹臂(52)形成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修峰,郝欢,水江涛,朱亮,黄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宇典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