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显示区效果的导光板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715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8
本技术涉及LCD产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解决显示区效果的导光板模具结构,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区,所述显示区的内部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表面设置有光滑面和磨砂面和扩散部,所述磨砂面的顶部设置有扩散丝印黑色油墨,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位于导光板的左侧。该解决显示区效果的导光板模具结构,通过改良导光板模具,将扩散丝印黑油下方位置取消镀镍,使其存在一定粗糙度,降低了成本,在注塑时,导光板表面就存在光滑(镜面)和磨砂(有一定粗糙度)两种区域结构,因磨砂区不宜损伤且对光线有漫反射作用,从而达到解决显示区有亮区异常现象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cd产品,具体为一种解决显示区效果的导光板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1、lcd用于手机、平板、车载中控台显示等,已逐步取代电视、相机等成为日常消费品,随着生活品质提升,各客户端对于屏(显示区)占比越大,影像画面显示要求越来越高。lcd逐步轻、薄化要求不断升华,使其产品结构更紧凑,外部已无多余改善、优化结构。背光源作为lcd重要的零组件,可直接提高lcd显示质量。

2、导光板模具在镀镍阶段,所对应扩散丝印黑色油墨位置,需采用双面胶黏贴模具且需精准,使模具此段位置不产生镀镍,工艺所需成本较高,且常规的导光板表面光滑无任何结构,在受到压力时,扩散丝印黑色油墨会将导光板光滑表面损伤,从而导致亮区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显示区效果的导光板模具结构,具备提升整体显示区显像质量且不增加成本的优点,解决了导光板模具在镀镍阶段,所对应扩散丝印黑色油墨位置,需采用双面胶黏贴模具且需精准,使模具此段位置不产生镀镍,工艺所需成本较高,且常规的导光板表面光滑无任何结构,在受到压力时,扩散丝印黑色油墨会将导光板光滑表面损伤,从而导致亮区发生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解决显示区效果的导光板模具结构,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区,所述显示区的内部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表面设置有光滑面和磨砂面和扩散部,所述磨砂面的顶部设置有扩散丝印黑色油墨。

5、优选的,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位于导光板的左侧。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显示区效果的导光板模具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7、该解决显示区效果的导光板模具结构,通过改良导光板模具,将扩散丝印黑油下方位置取消镀镍,使其存在一定粗糙度,降低了成本,在注塑时,导光板表面就存在光滑(镜面)和磨砂(有一定粗糙度)两种区域结构,因磨砂区不宜损伤且对光线有漫反射作用,从而达到解决显示区有亮区异常现象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显示区效果的导光板模具结构,包括模具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区(2),所述显示区(2)的内部设置有导光板(3),所述导光板(3)的表面设置有光滑面(4)和磨砂面(5)和扩散部(6),所述磨砂面(5)的顶部设置有扩散丝印黑色油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显示区效果的导光板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发光二极管(8),所述发光二极管(8)位于导光板(3)的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显示区效果的导光板模具结构,包括模具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区(2),所述显示区(2)的内部设置有导光板(3),所述导光板(3)的表面设置有光滑面(4)和磨砂面(5)和扩散部(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刘阳黄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山本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