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冬专利>正文

一种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59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其中之一由患者食管断离处伸入患者食管内,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之间具有张开状态与夹持状态,钉仓配置于第一吻合臂或者第二吻合臂上,手柄具有钳杆,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配置于钳杆的同一端,且手柄被构造为能够控制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由张开状态与夹持状态之间转换;击发组件配置于第一吻合臂或者第二吻合臂以及手柄内,击发组件被构造为在手柄的控制下向第一吻合臂方向移动,使得配置在第一吻合臂或者第二吻合臂上的钉仓内的缝合钉伸出,以此将食道后壁与胃黏膜窗近侧胃壁吻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为一种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


技术介绍

1、食管残胃双肌瓣吻合(kamikawa吻合术),该手术是通过利用胃前壁制作的浆肌瓣包埋下段食管,起到类似“括约肌”的作用,当胃内压力升高时,通过胃前壁传导至与之贴合紧密的食管后壁,相当于“人造贲门”从而关闭食管以达到防反流目的,大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该手术不足的地方在于该手术方式非常复杂、且手术时间较长,对术者的操作技巧与熟练程度均有较高的要求,在全腔镜下完成该吻合方式更是难上加难;其中,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缝合固定,一般将胃黏膜窗近侧胃壁与食管后壁距离闭合线5cm处进行缝合,在常规操作下缝合4针。早期采用间断缝合4针后,再分别打结的方法,但由于体内术区狭小,导致在进行缝合时,缝合针易刺或划伤术区周围组织内,导致人体内完好组织受到损伤;并且,在将缝合线进行打结时,由于其术区狭窄,导致缝合线易于人体内缠绕;进而导致手术操作非常困难、耗时,以及增加了手术风险。

3、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其包括:

3、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所述第一吻合臂与所述第二吻合臂其中之一由患者食管断离处伸入患者食道内,其中,所述第一吻合臂与所述第二吻合臂之间具有张开状态与夹持状态,在所述夹持状态下,所述第一吻合臂与所述第二吻合臂能够将食道后壁与胃黏膜窗近侧胃壁夹持;

4、钉仓,配置于所述第一吻合臂或者所述第二吻合臂上,其中,所述钉仓内配置有缝合钉;

5、手柄,具有钳杆,其中,所述第一吻合臂与所述第二吻合臂配置于所述钳杆的同一端,且所述手柄被构造为能够控制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由所述张开状态与所述夹持状态之间转换;

6、击发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吻合臂或者所述第二吻合臂以及手柄内,其中,所述击发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手柄的控制下向所述第一吻合臂或者第二吻合臂方向移动,使得配置在第一吻合臂或者第二吻合臂上的所述钉仓内的所述缝合钉于所述钉仓内伸出,以此将食道后壁与胃黏膜窗近侧胃壁吻合。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吻合臂具有第一平面壁与第一弧形壁,第二吻合臂具有第二平面壁与第二弧形壁,其中,在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为夹持状态下,第一平面壁与第二平面壁呈现为平行状态;第一弧形壁与第二弧形壁之间形成容纳患者部分食管的空间。

8、进一步,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被配置为始终保持张开状态;其中,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均设置有容纳槽,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配置于两个容纳槽内。

9、进一步,第二吻合臂的第二平面壁形成有安装槽,钉仓安装于安装槽内,在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形成夹持状态后,钉仓抵靠于第一吻合臂的第一平面壁;

10、优选地,弹性元件为钛合金金属片;

11、优选地,第一吻合臂还具有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呈现为镜像设置,第二吻合臂至少部分的位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其中,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第二吻合臂方向设置有限位轴,其第二吻合臂的外壁设置镜像的设置有两条弧形槽,两根限位轴分别单独位于两条弧形槽内。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钳杆包括:

13、外套管具有第一远端与第一近端,其中,外套管的第一近端伸入手柄内,

14、内套管,配置于外套管内,内套管具有第二远端与第二近端;

15、其中,第一吻合臂铰接于内套管的一端,第二吻合臂与内套管为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在外套管受力沿内套管轴线延伸方向轴向平移时,其外套管的第一远端远离主体部,外套管的第一远端作用在第一吻合臂上,使得第一吻合臂向第二吻合臂靠近,进而使得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之间由张开状态转换为夹持状态。

16、进一步,绕所述外套管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弹簧,其中,所述外套管的第一近端配置有挡缘,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挡缘,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手柄的内侧,使得外套管的第一远端始终向所述手柄方向靠近,进而使得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始终保持最大程度张开状态。

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钉仓具有若干个钉槽,每个钉槽内均配置有一个缝合钉,其中,每个所述缝合钉都具备有一个基座,各个所述基座均于所属的钉槽内部分的伸出;

18、其中,在所述击发组件在所述手柄的控制下向所述第一吻合臂或者第二吻合臂方向移动时,作用在各个所述基座上,以此使得各根所述缝合钉于所述钉仓内伸出。

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吻合臂的第一平面壁还具有抵针座,其抵针座上设置有若干个抵针槽,抵针槽的数量与钉槽的数量相同。

20、进一步,每个所述抵针槽对应一个所述钉槽,其中,所述抵针槽具有弧形内壁,在所述缝合针进入至抵针槽内后,所述缝合针抵接在所述弧形内壁上,并产生形变。

21、进一步,钉槽至少设置为四个,其中,每个所述钉槽之间的距离相同。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3、通过设置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使用时,在术者的操作下使其中之一由患者食道离断处进入患者的食道内,进而将患者的食道后壁与胃黏膜窗近侧胃壁夹持,而后将钉仓内的缝合钉击发出,以此实现将食道后壁与胃黏膜窗近侧胃壁吻合固定;相对于传统的固定缝合方式具有:

24、1、避免了缝合线出现缠绕的问题;节省了缝合线打结的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

25、2、使食道后壁与胃黏膜窗近侧胃壁能够一次形成多个吻合点,避免了划伤患者体内完好的肌体组织;降低了缝合难度;缩短了缝合耗时,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第一吻合臂具有第一平面壁与第一弧形壁,第二吻合臂具有第二平面壁与第二弧形壁,其中,在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为夹持状态下,第一平面壁与第二平面壁呈现为平行状态;第一弧形壁与第二弧形壁之间形成容纳患者部分食管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绕所述外套管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弹簧,其中,所述外套管的第一近端配置有挡缘,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挡缘,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手柄的内侧,使得外套管的第一远端始终向所述手柄方向靠近,进而使得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始终保持最大程度张开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第一吻合臂的第一平面壁还具有抵针座,其抵针座上设置有若干个抵针槽,抵针槽的数量与钉槽的数量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第一吻合臂具有第一平面壁与第一弧形壁,第二吻合臂具有第二平面壁与第二弧形壁,其中,在第一吻合臂与第二吻合臂为夹持状态下,第一平面壁与第二平面壁呈现为平行状态;第一弧形壁与第二弧形壁之间形成容纳患者部分食管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腹腔镜下kamikawa吻合术中缝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
申请(专利权)人:王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