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口径法兰内角缝焊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859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口径法兰内角缝焊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焊接三维运动机构、焊接角度控制臂、焊接装置、焊接件转动机构和呈回转结构的焊接件;所述焊接角度控制臂安装焊接三维运动机构上,所述焊接三维运动机构驱动焊接角度控制臂做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移动;所述焊接装置于焊接角度控制臂上,焊接装置的焊接端与焊接件的待焊接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焊接件转动机构驱动焊接件转动,所述焊接角度控制臂控制改变焊接装置的焊接角度;并设置有摄像装置,可以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同时,实现内角缝的可视化焊接,有效解决法兰口径较小导致的自动焊机无法完成焊接,而手工焊接则无法观察焊缝的问题,同时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口径法兰内角缝焊接。


技术介绍

1、焊接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焊接构件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矿山装备、航空航天、兵器装备及轨道交通、汽车生产、船舶制造、石油化工、建筑及国防等领域。我国电力输送等行业高端装备关键金属构件因功能化和轻量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复杂。在特高压电力设备生产实际中面临下述问题:针对小口径法兰内角缝焊接问题,由于法兰口径较小导致自动焊机无法完成焊接,而手工焊接则无法观察焊缝,并且无法完成焊接位置的焊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口径法兰内角缝焊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解决法兰口径较小导致的自动焊机无法完成焊接,而手工焊接则无法观察焊缝的问题;可以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同时,实现内角缝的可视化焊接,而且有效的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小口径法兰内角缝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三维运动机构、焊接角度控制臂、焊接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口径法兰内角缝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三维运动机构(1)、焊接角度控制臂(2)、焊接装置(7)、焊接件转动机构(4)和呈回转结构的焊接件(3);所述焊接角度控制臂(2)安装焊接三维运动机构(1)上,所述焊接三维运动机构(1)驱动焊接角度控制臂(2)做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移动;所述焊接装置(7)于焊接角度控制臂(2)上,焊接装置(7)的焊接端与焊接件(3)的待焊接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焊接件转动机构(4)驱动焊接件(3)转动,所述焊接角度控制臂(2)控制改变焊接装置(7)的焊接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口径法兰内角缝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口径法兰内角缝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三维运动机构(1)、焊接角度控制臂(2)、焊接装置(7)、焊接件转动机构(4)和呈回转结构的焊接件(3);所述焊接角度控制臂(2)安装焊接三维运动机构(1)上,所述焊接三维运动机构(1)驱动焊接角度控制臂(2)做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移动;所述焊接装置(7)于焊接角度控制臂(2)上,焊接装置(7)的焊接端与焊接件(3)的待焊接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焊接件转动机构(4)驱动焊接件(3)转动,所述焊接角度控制臂(2)控制改变焊接装置(7)的焊接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口径法兰内角缝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角度控制臂(2)包括固定臂(21)、第一连杆(23)、第二连杆(24)和第三连杆(25);所述第一连杆(23)、第二连杆(24)、第三连杆(25)和固定臂(21)相互铰接连接,并组成可折叠的平行四边形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口径法兰内角缝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角度控制臂(2)还包括伸缩推杆(22);所述伸缩推杆(22)的一端与固定臂(21)的固定端铰接,伸缩推杆(3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23)铰接;所述伸缩推杆(33)的伸缩带动可折叠的平形四边形的结构折叠和展开;所述固定臂(21)的末端设置有摄像装置(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口径法兰内角缝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装置(7)包括有焊接头(28)、送丝头(29)和摆振器(27);所述焊接头(28)和送丝头(29)安装在摆振器(27)上,所述摆振器(27)安装在第三连杆(2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口径法兰内角缝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振器(27)驱动焊接头(28)和送丝头(29)同时做周期性的圆弧形摆振,使焊接头(28)的末端做呈周期性的圆弧形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口径法兰内角缝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振器(27)包括基座(271)、摆振电机(272)和摆动臂(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华杨岩沈萌恩李宝峰王重秋娄立泰黄升平王聪兰梦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