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凝胶贴膏制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二氧化钛脂肪酸复合物油相在提高凝胶贴膏稳定性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凝胶贴膏成分复杂,调整制剂的各方面性能指标如粘度、成型性、均匀度和稳定性等一直是研究和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为了增加载药量和调控药物释放度,乳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凝胶及凝胶贴膏制剂中,但常规乳液的制备通常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引发剂等毒性较高的有机物质,从而带来潜在的人体和环境毒性。另一方面,现有处方研究中常会出现贴膏渗油的问题,导致制剂无法正常检测和使用,所以寻找一种无毒无害且能稳定乳液界面体系的稳定剂也是从业人员面临的一大挑战。
2、乳液是由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的分散体系,通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使其稳定分散。而使用胶体颗粒代替表面活性剂稳定的乳液被称为皮克林(pickering)乳液。
3、虽然各类表面活性剂在乳液中已经被大量使用,但是皮克林乳液亦展现出独特的应用优势。具体而言:1.皮克林乳液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以避免使用表面活性剂导致的对人体和环境的毒性;2.皮克林乳液具有更好的配伍性,适用于大多数常用的油相,而且内相的体积分数、水相的ph和盐浓度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变化;3.皮克林乳液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可以满足药物长期稳定性的要求;4.独特且可控的流变性质可以提供产品所需的质地和黏度,从而使产品具有更好的感官体验。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维持凝胶贴膏稳定性能的复合物、将其制备成皮克林乳液,并应用于凝胶贴膏中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二氧化钛脂肪酸复合物油相在提高凝胶贴膏稳定性中的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二氧化钛脂肪酸复合物油相在提高凝胶贴膏稳定性中的应用,所述二氧化钛脂肪酸复合物油相的制备方法为:向纳米级二氧化钛中加水分散润湿再经过分子筛脱水,二氧化钛与水的重量比为1:5,随后在无水环境下慢慢加入到含有脂肪酸的油相中,搅拌;随后加热至45~75℃,继续搅拌2h~6h,分散至均匀,即得复合物油相;其中纳米级二氧化钛与脂肪酸的摩尔比为1:1~3:1,二氧化钛、脂肪酸的总质量与油相的质量比为1:4~1:6。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脂肪酸包括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或油酸。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油相包括克罗米通或辛酸癸酸甘油酯。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凝胶贴膏稳定性为:光照条件下无渗油、持黏力强、释放行为稳定。
7、作为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一种维持凝胶贴膏稳定性的皮克林乳液,所述皮克林乳液包括二氧化钛脂肪酸复合物油相和纯化水,且体积比为1:2。
8、作为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一种维持凝胶贴膏稳定性的载药皮克林乳液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包括:
9、1)称取处方量的原料药10份加入到50份处方量复合物油相中,300rpm搅拌10min以上,分散至均匀,得体系1;其中,所述原料药与复合物油相的重量份比为1:5;
10、2)随后将体系1缓慢加入到120份的纯化水中,边加边60rpm搅拌,并在加入完毕后再200rpm搅拌30min以上,即得载药皮克林乳液。
11、作为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一种凝胶贴膏,包括二氧化钛脂肪酸复合物油相180份、聚丙烯酸30份、羧甲纤维素钠40份、滑石粉50份、酒石酸水溶液60份、甘羟铝5份、依地酸钠2份、薄荷醇5份、明胶水溶液400份和甘油280份。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酒石酸水溶液为将10份酒石酸溶于50份纯化水中制得;所述明胶水溶液为将100份明胶溶于300份纯化水中制得。
13、作为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一种凝胶贴膏的制备方法,过程包括:
14、1)将处方量的聚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钠、滑石粉投入90份的甘油中,搅拌分散,再加入190份甘油搅拌至糊状得体系1;
15、2)在体系1保持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处方量的酒石酸水溶液,并缓慢加入上述制备到的载药皮克林乳液,并在加入完毕后再持续搅拌15min以上;
16、3)加入甘羟铝、依地酸钠、明胶水溶液、薄荷醇,并搅拌10min,制得膏体;
17、4)将膏体迅速转移至涂布机进行涂布,然后按照所需制剂面积裁切,密封袋密封保存,室温下放置交联,制得含药凝胶贴膏。
18、申请人在调研和实验过程中发现,通常在凝胶贴膏中作为增白剂和填料使用的二氧化钛,本身具备皮克林乳液中胶体颗粒的条件,且其具有一定的化学活性,可以针对性地进行修饰。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通过改性获得的二氧化钛脂肪酸复合物,可以在不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很好地包载难溶性药物(包括但不限于氟比洛芬、布洛芬、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并能在较长时间内和较宽的储存条件下保持稳定。
19、而且,目前的凝胶贴膏中常用的二氧化钛通常作为增白剂和填料使用(存在羟基,亲水性强,三相接触角小,超细二氧化钛本身的强极性和颗粒的细微化使其不易在有机介质中分散),而本专利技术利用其特性通过表面修饰产生新的作用(有机修饰改变表面特性,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其光化学活性,并提高亲脂性)获得两亲性二氧化钛脂肪酸复合物(在不影响其增白、填充等原有作用的前提下,拥有类似o/w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包载油相和油溶性药物,分散均匀,油相包括但不限于脂肪酸酯类、甘油酯类、脂肪醇类、矿物油、克罗米通等)制成皮克林乳液,进而制备成凝胶贴膏,将难溶性药物稳定包载在油相中,提高制剂在光照下的稳定性,防治了凝胶贴膏的渗油,避免了表面活性剂带来的潜在毒性,且制备过程中制剂的质地和黏度具有更宽的调整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二氧化钛脂肪酸复合物油相在提高凝胶贴膏稳定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脂肪酸复合物油相的制备方法为:向纳米级二氧化钛中加水分散润湿再经过分子筛脱水,随后在无水环境下慢慢加入到含有脂肪酸的油相中,搅拌;随后加热至45~75℃,继续搅拌2h~6h,分散至均匀,即得复合物油相;其中纳米级二氧化钛与脂肪酸的摩尔比为1:1~3:1,二氧化钛、脂肪酸的总质量与油相的质量比为1:4~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酸包括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或油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包括克罗米通或辛酸癸酸甘油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贴膏稳定性为:光照条件下无渗油、持黏力强、释放行为稳定。
5.一种维持凝胶贴膏稳定性的皮克林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克林乳液包括二氧化钛脂肪酸复合物油相和纯化水,且体积比为1:2。
6.一种维持凝胶贴膏稳定性的载药皮克林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包括:
7.一种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钛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酒石酸水溶液为将10份酒石酸溶于50份纯化水中制得;所述明胶水溶液为将100份明胶溶于300份纯化水中制得。
9.一种凝胶贴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二氧化钛脂肪酸复合物油相在提高凝胶贴膏稳定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脂肪酸复合物油相的制备方法为:向纳米级二氧化钛中加水分散润湿再经过分子筛脱水,随后在无水环境下慢慢加入到含有脂肪酸的油相中,搅拌;随后加热至45~75℃,继续搅拌2h~6h,分散至均匀,即得复合物油相;其中纳米级二氧化钛与脂肪酸的摩尔比为1:1~3:1,二氧化钛、脂肪酸的总质量与油相的质量比为1:4~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酸包括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或油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包括克罗米通或辛酸癸酸甘油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贴膏稳定性为:光照条件下无渗油、持黏力强、释放行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冠宇,张林林,呼瑞,
申请(专利权)人:乐明药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