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包括机体、测速装置、张力控制装置、定位装置、夹持运动装置及自动控制系统;所述夹持运动装置设于所述机体上,其中包括滑动设于所述机体内的缠绕电机、设于所述电机上的主动转轴、滑动设于所述转动轴上的膜卷、设于所述膜卷一侧用于缠绕膜卷的第一单辊轴、设于所述膜卷另一侧用于缠绕膜卷的第二单辊轴;所述测速装置设于所述膜卷的一端,其中包括设于所述膜卷一端的圆片、设于所述膜卷一端的外侧且轴线与圆片圆心偏心设置的激光发射器。本技术的自动化缠绕装置旨在替代人工操作,实现自动化缠绕过程,并确保缠绕张力可控和速度可调。这种生产方式具备高效稳定可靠的优点,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同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膜元件生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可控的膜元件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1、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分离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由于其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低、操作方便、环境友好、便于与其他技术集成等优点,因此成为近20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分离技术之一,在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海水淡化等诸多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2、现有的缠绕装置在进行缠绕操作时,其缠绕过程属于被动缠绕。这意味着,定位系统的转动轴与膜卷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在成卷的玻璃纤维网格带通过气胀轴固定在转动轴上后,工作过程中通过膜卷的转动来带动玻璃纤维网格带转动。这种转动速度是一个固定值,不会发生变化。然而,随着玻璃纤维网格带的消耗,转动轴与膜卷之间的实际距离会增加。这种情况导致玻璃纤维网格带与缠绕体之间的张力增大,进而可能导致玻璃纤维网格带的断裂以及膜卷受力不均的问题。最终,这将会使得膜卷轴向受力不均,卷径不一,对工艺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3、因此,现在亟需研发出一种主动可控的膜元件缠绕装置,以解决现有方案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可控的膜元件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测速装置(2)、张力控制装置(3)、定位装置(4)、夹持运动装置(5)及自动控制系统(6);所述夹持运动装置(5)设于所述机体(1)内,其中包括滑动设于所述机体(1)内的缠绕电机(51)、设于所述电机(51)上的主动转轴(52)、滑动设于所述主动转轴(52)上的膜卷(53)、设于所述膜卷(53)一侧用于缠绕膜卷(53)的第一单辊轴(54)、设于所述膜卷(53)另一侧用于缠绕膜卷(53)的第二单辊轴(55);所述测速装置(2)设于所述膜卷(53)的一端,其中包括设于所述膜卷(53)一端的圆片(21)、设于所述膜卷(53)一端的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可控的膜元件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测速装置(2)、张力控制装置(3)、定位装置(4)、夹持运动装置(5)及自动控制系统(6);所述夹持运动装置(5)设于所述机体(1)内,其中包括滑动设于所述机体(1)内的缠绕电机(51)、设于所述电机(51)上的主动转轴(52)、滑动设于所述主动转轴(52)上的膜卷(53)、设于所述膜卷(53)一侧用于缠绕膜卷(53)的第一单辊轴(54)、设于所述膜卷(53)另一侧用于缠绕膜卷(53)的第二单辊轴(55);所述测速装置(2)设于所述膜卷(53)的一端,其中包括设于所述膜卷(53)一端的圆片(21)、设于所述膜卷(53)一端的外侧且轴线与圆片(21)圆心偏心设置的激光发射器(22);所述张力控制装置(3)设于机体(1)侧上方且与膜卷(53)接触,其中包括始终与膜卷(53)抵触的张力辊(31)、设于所述机体(1)一侧且与第一单辊轴(54)方向相同的旋转轴(32)、穿设于所述旋转轴(32)上的张力控制杆(33)、套设于所述张力控制杆(33)一端的滑块(34);所述自动控制系统(6)包括设于所述机体(1)上的报警器(61)、设于所述机体(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董根,殷苗苗,李泽东,刘鹏,张侃,陈珂波,刘瑞,王建锋,沈奕菲,常娜,王海涛,许以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津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