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动感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108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动感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两侧的两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底座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两组内螺纹套块,两组所述内螺纹套块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铰接座。本技术装置通过设置有两组内螺纹套块,使得安装板可以在螺纹杆的带动下进行左右来回的移动,同时通过转轴带动两组凸轮同步进行旋转,使得凸轮可以推动缓冲板的两端不断地上下摆动,使得支撑平台不仅可以左右摆动,同时可以进行前后摆动,进行多维度的移动,可提供更真实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影视道具,具体为一种可移动的动感平台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电影等娱乐方面,传统电影简单的视听享受已不能满足要求,4d电影则深得人们的喜爱。4d电影是利用立体画面和特殊效果与动感硬件的配合,将观众带入虚拟的场景中,有让人身临其境的特殊感受,动感电影硬件主要是动感座椅,动感座椅的好坏直接影响观众的体验效果。

2、但是现有的动感平台存在一定不足:

3、1、现有的动感座椅通常固定不动,由于不能进行上下左右整体平移,动感平台在观影时无法做出上下或左右晃动动作,不能提供更真实的体验效果。

4、2、同时观众在进行观看4d电影时,座椅的晃动会产生一定的震动颠簸,长时间的颠簸会造成观众的腰部和身体出现不适,甚至会引起观众的头晕目眩,影响动感平台在观影时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动感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的动感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两侧的两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底座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两组内螺纹套块,两组所述内螺纹套块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底部的两端设置有接触块,所述缓冲板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缓冲板内部底部的四角处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

3、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减震座、滑杆、铰接杆、连接块、第一齿条、滑块和第一弹簧,所述减震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外侧的两侧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杆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第一弹簧,两组所述滑块的顶部铰接有铰接杆,两组所述铰接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弹簧两侧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座顶部的两端设置有第二缓冲机构。

4、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套管、第二齿条、第二齿轮和第二弹簧,所述套管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减震座顶部的两端,所述套管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齿条,两组所述套管相互靠近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齿轮。

5、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轴、驱动电机、凸轮、同步带和第一齿轮,所述转轴设置有两组位于底座内部两侧的两端,两组所述转轴的外侧设置有两组凸轮,两组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轮,两组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套设有同步带,所述驱动电机位于底座远离第一齿轮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一组转轴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内螺纹套块位于限位滑槽的内部滑动。

7、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二齿条和第一齿条之间,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和第一齿条相互啮合。

8、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与支撑平台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平台与缓冲板之间相互滑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设置有两组内螺纹套块,使得安装板可以在螺纹杆的带动下进行左右来回的移动,同时通过转轴带动两组凸轮同步进行旋转,使得凸轮可以推动缓冲板的两端不断的上下摆动,使得支撑平台不仅可以左右摆动,同时可以进行前后摆动,进行多维度的移动,可提供更真实的体验效果。

11、2、同时在缓冲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可以在支撑平台进行上下移动和左右摆动时出现的不规则的颠簸进行有效地缓冲和减震,可以使得观众在进行观影时可以更加的舒适,避免因为动感平台的颠簸出现身体上的不适,提高动感平台的舒适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的动感平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两侧的两端设置有驱动机构(3),所述底座(1)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两组内螺纹套块(5),两组所述内螺纹套块(5)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的顶部设置有铰接座(11),所述铰接座(11)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板(9),所述缓冲板(9)底部的两端设置有接触块(8),所述缓冲板(9)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支撑平台(10),所述缓冲板(9)内部底部的四角处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动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机构(2)包括减震座(201)、滑杆(202)、铰接杆(203)、连接块(204)、第一齿条(205)、滑块(206)和第一弹簧(207),所述减震座(20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滑杆(202),所述滑杆(202)外侧的两侧滑动设置有滑块(206),所述滑杆(202)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第一弹簧(207),两组所述滑块(206)的顶部铰接有铰接杆(203),两组所述铰接杆(203)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204),所述连接块(204)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齿条(205),所述第一弹簧(207)两侧与滑块(206)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座(201)顶部的两端设置有第二缓冲机构(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动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机构(4)包括套管(401)、第二齿条(402)、第二齿轮(403)和第二弹簧(404),所述套管(401)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减震座(201)顶部的两端,所述套管(40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404),所述第二弹簧(40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齿条(402),两组所述套管(401)相互靠近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齿轮(4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动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转轴(301)、驱动电机(302)、凸轮(303)、同步带(304)和第一齿轮(305),所述转轴(301)设置有两组位于底座(1)内部两侧的两端,两组所述转轴(301)的外侧设置有两组凸轮(303),两组所述转轴(3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轮(305),两组所述第一齿轮(305)的外侧套设有同步带(304),所述驱动电机(302)位于底座(1)远离第一齿轮(305)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302)输出端与一组转轴(30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动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内螺纹套块(5)位于限位滑槽的内部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动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403)位于第二齿条(402)和第一齿条(205)之间,所述第二齿轮(403)与第二齿条(402)和第一齿条(205)相互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动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04)的顶部与支撑平台(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平台(10)与缓冲板(9)之间相互滑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动感平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两侧的两端设置有驱动机构(3),所述底座(1)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两组内螺纹套块(5),两组所述内螺纹套块(5)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的顶部设置有铰接座(11),所述铰接座(11)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板(9),所述缓冲板(9)底部的两端设置有接触块(8),所述缓冲板(9)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支撑平台(10),所述缓冲板(9)内部底部的四角处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动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机构(2)包括减震座(201)、滑杆(202)、铰接杆(203)、连接块(204)、第一齿条(205)、滑块(206)和第一弹簧(207),所述减震座(20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滑杆(202),所述滑杆(202)外侧的两侧滑动设置有滑块(206),所述滑杆(202)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第一弹簧(207),两组所述滑块(206)的顶部铰接有铰接杆(203),两组所述铰接杆(203)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204),所述连接块(204)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齿条(205),所述第一弹簧(207)两侧与滑块(206)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座(201)顶部的两端设置有第二缓冲机构(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动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机构(4)包括套管(401)、第二齿条(402)、第二齿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好剧影视发行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