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结构、离心风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90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离心风机及空调器,涉及离心风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离心风机压力高、噪声大使得出风气流流量有限的技术问题。该风道结构包括具有扩压段的风道本体,扩压段上设置有开孔部,开孔部连通风道本体内部和外界环境,开孔部用于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将风道本体外的气流吸附至风道本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风道本体内的气流经过开孔部时,气流流速大压力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可以将外界气流吸入风道本体内部,从而提高风道本体内的气流流量,减小风机运行噪音,显著降低空调运行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风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风道结构、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调已经从初期的基础需求发展至人体的舒适性要求。其中风机系统是空调开发中的重要研究对象,风道结构对整个风机系统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而离心风机因其风压高、流速快,送风距离远成为空调开发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2、离心风机相比于贯流风机在噪音及风量方面表现相对较差,离心风机受到风机受转速限制,导致空调设备的能效无法完全发挥;且离心风机因风道为多个复杂的空间曲面体,易出现流道折弯扭转大,流道阻力高,气流冲击流道壁面,气流噪音大。

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当需要提高出风风量时,通常通过提高风机的转速来实现。但上述方式风机负荷大,且对出风风量的提高程度有限,离心风机依然存在噪音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结构、离心风机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离心风机压力高、噪声大使得出风气流流量有限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扩压段的风道本体,所述扩压段上设置有开孔部,所述开孔部连通所述风道本体的内部和外界环境,所述开孔部用于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将所述风道本体外的气流吸附至所述风道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本体上设置有蜗舌,所述蜗舌与所述扩压段的进风端相连接,所述开孔部位于所述蜗舌的下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部包括直接开设于所述风道本体侧壁上的孔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部的横截面面积S1与所述风道本体的径向截面面积S比值为S1/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扩压段的风道本体,所述扩压段上设置有开孔部,所述开孔部连通所述风道本体的内部和外界环境,所述开孔部用于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将所述风道本体外的气流吸附至所述风道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本体上设置有蜗舌,所述蜗舌与所述扩压段的进风端相连接,所述开孔部位于所述蜗舌的下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部包括直接开设于所述风道本体侧壁上的孔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部的横截面面积s1与所述风道本体的径向截面面积s比值为s1/s=0.5-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部与所述蜗舌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3mm≤a≤2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引流部,所述引流部与所述开孔部位于所述风道本体的同一侧壁上,且所述引流部位于所述开孔部的上游侧,用于引导气流流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千千魏彦艳夏光辉林金煌何振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