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7722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法,适用于逆做法施工过程中,至少包括:预制构件的生产:在竖向预制构件的顶部内置灌浆套筒,在竖向预制构件的两相对侧表面上分别形成两套吊装孔,每一侧表面上的两套吊装孔相对于竖向预制构件的纵向轴线对称;现场吊装装配:在当前装配的竖向预制构件两侧的吊装孔上安装吊装座,在上一层对应的竖向预制构件两侧的吊装孔处安装起重设备,通过收绳使得当前装配的竖向预制构件升高,在升高过程中,上一层对应的竖向预制构件底部的钢筋伸入当前装配的竖向预制构件顶部的灌浆套筒中,直至将当前装配的竖向预制构件对接在上一层底部;灌浆连接。该施工方法可以在施工过程中简单便捷地实现钢筋的定位和对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建筑大都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存在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重、材料能源浪费大、工程质量问题突出等问题。采用以预制装配式为核心的建筑工业化技术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因此,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主要的结构件在工厂预制生产,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并连接成为整体,可以显著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量,提高施工速度,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2、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套筒灌浆连接为预制结构件在现场进行连接的一种主要方式。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上下层对应的预制结构件的钢筋均在灌浆套筒内实现连接,具体地,可根据施工情况采用全灌浆套筒或半灌浆套筒进行连接。在钢筋伸入灌浆套筒内时,由于钢筋的插入位置无法直接用肉眼看清楚,无法保证上下层钢筋在套筒内处于同一直线上,导致上下层钢筋错位而影响竖向力传递,降低了钢筋的受力性能,影响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

3、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做法是增加用于实现钢筋定位的各类定位装置或检测装置,虽然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适用于逆做法施工过程中,在所述逆做法施工过程中,由顶层向下依次进行楼体的施工,在当前楼层开始施工时,其上方楼层的楼体结构已施工完成并被升高至相应的高度,所述施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现场吊装装配步骤中,在收绳初始状态,通过收放绳将所述当前装配的竖向预制构件的顶部调整至表面水平,然后控制所有所述起重设备的收绳速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现场吊装装配过程中,在上一层楼体的底部还形成有水平楼板,所述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适用于逆做法施工过程中,在所述逆做法施工过程中,由顶层向下依次进行楼体的施工,在当前楼层开始施工时,其上方楼层的楼体结构已施工完成并被升高至相应的高度,所述施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现场吊装装配步骤中,在收绳初始状态,通过收放绳将所述当前装配的竖向预制构件的顶部调整至表面水平,然后控制所有所述起重设备的收绳速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现场吊装装配过程中,在上一层楼体的底部还形成有水平楼板,所述水平楼板的上表面构成上一层楼体的地面,下表面构成下一层楼体的天花板,在所述水平楼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吊装绳穿过的贯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套筒为半灌浆套筒,所述灌浆套筒的下半部采用非灌浆方式与所述竖向预制构件内置的钢筋连接,所述灌浆套筒的上半部中空形成灌浆腔室,在所述灌浆套筒上形成有与所述灌浆腔室连通的注浆孔,在施工现场,上一层对应的竖向预制构件底部的钢筋伸入当前装配的竖向预制构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馨王录福沈伟峰仝利仝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润国建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