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地应力及采动影响下的巷道支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771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地应力及采动影响下的巷道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巷道内壁进行清理,步骤二:按设计打孔安装锚杆并固定金属网,步骤三:按设计打孔安装锚索,步骤四:制作混凝土加固层,步骤五:在巷道内等距安装液压加固架,所述液压加固架之间的安装间距设为两米,且液压加固架外侧等距设有液压补偿支撑模块,液压补偿式支撑模块伸长可以对巷道内各处进行主动支撑加固,而且利用液压补偿式支撑模块的可伸缩性,可以对支护加固位置进行调整,当受到高地应力和采动影响发生冲击地压时,摩擦阻尼机构可以对冲击力进行吸收转化,使得冲击荷载较大时液压加固架也不会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巷道支护,具体涉及一种高地应力及采动影响下的巷道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煤炭主要是地下开采,需要在井下开掘大量巷道,采用巷道支护来保持巷道畅通和围岩稳定对煤炭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对巷道进行支护的基本目的在于缓和及减少围岩的移动,使巷道断面不致过度缩小,同时可以防止已散离和破坏的围岩冒落。

2、以往的巷道支护方法中,一般通过金属支架进行刚性支护,刚性支护不具有应力自调节的作用,因为巷道开挖破坏了围岩原始受力平衡状态,受高地应力和采动影响会引发围岩周边应力重新分布,在巷道围岩应力过于集中时现有的刚性支护结构不能进行卸压作业,无法让出一定的围岩变形空间释放应力,当发生冲击地压时巷道支护结构易造成损坏,刚性的巷道支护结构一旦变形损坏就会失去支护作用,使得巷道内容易发生收敛和底鼓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巷道断面骤然缩小甚至合拢,中断通风系统,引发重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地应力及采动影响下的巷道支护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p>

2、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地应力及采动影响下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地应力及采动影响下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液压加固架(5)包括加固架主体(501),加固架主体(501)内部开设有储油通道(502),加固架主体(501)外侧与液压补偿支撑模块(6)的连接处开设有出油孔(503),加固架主体(501)内腔一侧设有注油口(504),且注油口(504)上设有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地应力及采动影响下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液压补偿支撑模块(6)包括液压缸体(601),液压缸体(601)内部设有液压活塞(6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地应力及采动影响下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地应力及采动影响下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液压加固架(5)包括加固架主体(501),加固架主体(501)内部开设有储油通道(502),加固架主体(501)外侧与液压补偿支撑模块(6)的连接处开设有出油孔(503),加固架主体(501)内腔一侧设有注油口(504),且注油口(504)上设有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地应力及采动影响下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液压补偿支撑模块(6)包括液压缸体(601),液压缸体(601)内部设有液压活塞(602),液压活塞(602)顶部固定设有摩擦阻尼机构(603),摩擦阻尼机构(603)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件(604),支撑板件(604)底部与液压缸体(602)之间设有弹簧缓冲件(6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地应力及采动影响下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摩擦阻尼机构(603)包括外壳体(6031)与设置在外壳体(6031)内部的工字形安装架(6032),工字形安装架(6032)两侧对称固定设有变形阻尼体(6033),变形阻尼体(6033)外侧位于外壳体(6031)内腔对称固定设有阻尼滚柱(6034),工字形安装架(6032)顶部对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礼刚于静波李明远纪新波曹振尹承亮蒋德磊杜超苏明龙杨克龙郑冲马刚赵士传赵烨周信李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村煤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