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灌注桩作为成熟的桩基施工技术,桩身多为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做为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桩身,其优点是施工方便快捷,其缺点也很明显,场地地质情况复杂,尤其南方地区,桩身易出现缩颈、露筋、夹层、跑浆、离析等质量问题。
2、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注桩的施工方法,通过在灌注桩的外侧设置套管用于辅助灌注桩成型,从而提高桩身质量。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施工准备:测放桩位,将桩机移至桩位处,钢护筒中心对准桩中心,调整钢护筒垂直度;
4、s2、下沉钢护筒:卷扬机拉起钢重锤进行夯击,同时钢护筒同步下沉,直至设计桩底标高;
5、s3、夯击扩底料:拉起钢重锤,向钢护筒内分批填入扩底料,钢重锤进行大能量夯击,加固持力土层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贯入度;
6、s4、放置套管:提出钢重锤,测量桩底标高,将套管吊起放置护筒内;
7、s5、安放钢筋笼:将制作好的钢筋笼放入套管内;
8、s6、浇筑桩身:将混凝土从钢护筒进料口灌入,并开启振动锤进行振捣密实;
9、s7、拔管成桩:开启振动锤将钢护筒拔出地面,成桩,桩机移至下一桩位。
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
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s3步骤中,所述扩底料为碎砖或碎石或干性水泥砂浆、干性混凝土的一种或多种。
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s4步骤中,所述套管为波纹管、pla再生管、pvc管。
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为可降解材料制成。
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的内径≥设计桩径。
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桩身成型前在桩底采用扩底方式,大大提高了桩的竖向承载力,同时在浇筑混凝土前先放入套管,根本上解决了因地质问题易出现的桩身质量通病,大大提高了桩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步骤中,所述钢护筒为无缝钢管,其内径根据设计桩确定,所述钢护筒的直径比设计桩的直径大3-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所述扩底料为碎砖或碎石或干性水泥砂浆、干性混凝土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步骤中,所述套管为波纹管、PLA再生管、PVC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可降解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内径≥设计桩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步骤中,所述钢护筒为无缝钢管,其内径根据设计桩确定,所述钢护筒的直径比设计桩的直径大3-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所述扩底料为碎砖或碎石或干性水泥砂浆、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韶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