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157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S1、将再生半消光聚酯切片加入结晶干燥系统中进行干燥处理,将远红外母粒加入母粒干燥器中进行干燥;S2、将干燥好的再生半光聚酯切片、远红外母粒输送至母粒机中极性共混,得到预混物;远红外母粒为的再生半光聚酯切片质量的1.9%;S3、将预混物输送至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形成纺丝熔体,然后将熔体输送至纺丝箱体,通过计量泵计量,再经过纺丝组件挤出生成初生丝;S4、初生丝经后加热、侧吹风冷却、集束上油处理,再经预网络、牵伸定型、主网络、卷绕处理,得到再生远红外聚酯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改善纤维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提升批量生产纤维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丝,特别是涉及一种再生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远红外纤维具有吸收和发射远红外线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吸收太阳光中或人体等辐射出的远红外线而使自身的温度升高,而且可以在绝对零度以上的任何温度发射出波长和功率与其温度相对应的远红外线。远红外纤维不但可以直接用于纺织加工成远红外针织物或机织产品,还可与三维卷曲纤维相互混合加工成非织造产品。同时,其应用产品还具有良好的保温、医疗保健和抗菌等功能。因此,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再生远红外聚酯纤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当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生产中,所采用的传统结晶干燥系统多是通入高温蒸汽并通过单一方向的搅动实现结晶干燥,切片与高温气体接触不够充分,结晶效果不够理想,导致切片在熔融时会发生水解,使得纺丝聚合物分子量下降,并造成纺丝断头或毛丝,影响纤维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再生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能够有效改善纤维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提升批量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再生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再生半消光聚酯切片的结晶温度为158℃,干燥温度为165℃,干燥风压力为0.11Mpa;远红外母粒的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为24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再生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螺杆挤出机直径为65mm,长径比为25;共有5个加热区,加热区的温度分别为:一区276℃,二区278℃,三区282℃,四区284℃,五区286℃;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压力为11Mpa,滤后压力为9.3Mp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再生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再生半消光聚酯切片的结晶温度为158℃,干燥温度为165℃,干燥风压力为0.11mpa;远红外母粒的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为24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再生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螺杆挤出机直径为65mm,长径比为25;共有5个加热区,加热区的温度分别为:一区276℃,二区278℃,三区282℃,四区284℃,五区286℃;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压力为11mpa,滤后压力为9.3m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再生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纺丝温度为280.5℃,纺丝组件压力为10.5mpa,计量泵的泵供量为159g/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琪程强何建利孙静齐丁魏涛孙亚龙于文广官军陈海忠袁莉钱良刘真彭兵郭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