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式轴流血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899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入式轴流血泵,包括叶轮安装筒、定子组件、光纤式压力传感器和尾部包裹密封装置,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壳、导磁定子和定子绕组,叶轮安装筒上设置有血液出口,定子壳的外侧壁上设有沟槽,光纤式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沟槽内;尾部包裹密封装置包括右封盖、导丝和外包套管,右封盖的右端设置有通孔和盲孔,右封盖的通孔处密封连接通液管,右封盖的盲孔密封连接导丝,电源线、光纤和通液管的右端均穿过右封盖后进入外包套管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过在定子壳表面设置沟槽来放置光纤式压力传感器,不增加额外的使用空间,避免了对血泵内部结构占用而影响动力输出的提升,外包套管可以很好地包裹电源线、光纤、通液管和导丝来实现封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介入式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介入式轴流血泵


技术介绍

1、近年来连续血流左心室辅助装置(人工血泵)的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植入量也在逐年上升,但植入后引起的并发症常常困扰着术后患者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血压控制不良有密切关系。对于结构微型化的介入式人工血泵,如何将血压监测功能集成到产品中成为了该产品实用化的重要表现。介入式人工血泵一般通过安装微型的压力传感器来监测心血管内压,这种数据监测达到了实时精准的掌控,对于手术过程中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期的生命支持意义重大。

2、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在微型血泵外表面粘附压力传感器及光纤,并通过生物相容性胶水覆盖、固定,安装过程不太方便且使得血泵表面局部隆起占用空间。此外,有些微型血泵的尾部的尾管采用锁紧环等锁紧部件在血泵本体上,在长期的使用中血液易残留在锁紧部件的缝隙、棱边处凝固,难清理,而且尾管对血泵本体的推进和支撑效果也不好,导致血泵本体在血管内的移动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式轴流血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安装筒、定子组件、光纤式压力传感器和尾部包裹密封装置,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定子壳、导磁定子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连接电源线的左端,所述叶轮安装筒安装在所述定子壳的左端,并且所述叶轮安装筒上设置有血液出口,所述定子壳的外侧壁上设有沟槽,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式轴流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封盖包括外盖、内盖和尾盖,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式轴流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内覆盖生物相容性胶水用于完全固定光纤式压力传感器的探测头及光纤,并且生物相容性胶水将沟槽的缝隙和棱边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式轴流血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安装筒、定子组件、光纤式压力传感器和尾部包裹密封装置,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定子壳、导磁定子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连接电源线的左端,所述叶轮安装筒安装在所述定子壳的左端,并且所述叶轮安装筒上设置有血液出口,所述定子壳的外侧壁上设有沟槽,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式轴流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封盖包括外盖、内盖和尾盖,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式轴流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内覆盖生物相容性胶水用于完全固定光纤式压力传感器的探测头及光纤,并且生物相容性胶水将沟槽的缝隙和棱边进行填充、覆盖,以避免残留血液凝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式轴流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管采用生物相容性塑料制成并且拉直后的长度1.3米~2米,所述导丝采用生物相容性的镍钛丝材料并且拉直后的长度为1.3~1.8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式轴流血泵,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佳翁孟坤王朋周志鹏文泽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至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