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站台雨棚,特别是涉及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及转运方法。
技术介绍
1、站台雨棚作为旅客上下车时遮风避雨的棚子,是高铁车站必不可少的重要建筑之一。
2、目前,对于站台雨棚的建设,通常采用分节段式浇筑,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木龙骨配合木模板的形式作为组合式浇筑模板,并在模板下方搭设脚手架作为临时支撑架,例如公告号为cn216380315u的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站台雨棚施工支架结构。其包括以顶模板结构与边梁模板结构和底模板结构组合形成的雨棚整体轮廓模板,并设置脚手架进行支撑。这样无法在不同节段之间整体转运模板和支撑,需要拆除后重新搭建,从而导致工作量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及转运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包括:
3、雨棚模板,包括沿横向方向排列的滴水檐模板、悬挑模板和梁底模板;所述滴水檐模板绕纵向方向转动地与悬挑模板铰接,所述梁底模板包括第一子模板和第二子模板,所述第一子模板绕纵向方向转动地与悬挑模板连接,所述第二子模板绕纵向方向转动地与第一子模板连接,且第一子模板、第二子模板与悬挑模板的边缘部分围绕成容纳梁体底部的凹槽;
4、折叠式桁架,包括主架体和辅助架体,所述主架体与悬挑模板连接并支撑悬挑模板;所述辅助架体绕竖向方向转动地与主架体连接,用于支模时支撑滴水檐模板。
5、进一步的,所述滴水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所述第一铰链包括多个沿纵
6、进一步的,所述滴水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设有第一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包括第一驱动油缸以及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油缸一端与悬挑模板铰接,另一端与第一驱动杆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滴水檐模板铰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通过第二铰链连接;所述第二铰链包括第三铰接板、第一铰接体、以及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板与悬挑模板连接,所述第一铰接体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一直角加强件;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一子模板连接,所述第二板体与悬挑模板相抵,所述第一直角加强件连接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所述第二铰接轴连接第三铰接板和第一铰接体使二者铰接;
8、所述第二子模板与第一子模板之间通过第三铰链连接;所述第三铰链包括第四铰接板、第二铰接体、以及第三铰接轴,所述第四铰接板与第一子模板连接,所述第二铰接体包括第三板体、第四板体和第二直角加强件,所述第三板体与第二子模板连接,所述第四板体与第一子模板相抵,所述第二直角加强件连接于第三板体与第四板体之间;所述第三铰接轴连接第四铰接板和第二铰接体使二者铰接。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设有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二驱动臂包括第二驱动油缸,所述第二驱动油缸一端与悬挑模板铰接,另一端与第一铰接体铰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悬挑模板包括面板、横向筋板和纵向龙骨,所述横向筋板沿纵向方向排列的安装于面板底部,所述纵向龙骨沿横向方向排列的安装于面板底部,且横向筋板和纵向筋板上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主架体通过连接件与悬挑模板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连接螺栓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杆与主架体连接,所述连接螺栓穿过连接板和安装孔后与第一螺母连接而锁紧连接板和横向筋板或纵向龙骨;所述连接板与连接杆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主架体包括上弦杆,所述上弦杆包括两根子杆体,两根子杆体互相连接且形成间隙,所述连接杆为螺纹杆且连接杆穿过间隙后与第二螺母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滴水檐模板下方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远离滴水檐模板的一端连接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两片相对布置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一端与支撑件连接,另一端向支撑件的端面外伸出并弯折,使两导向板之间的间距逐渐扩大;支模时,所述支撑件与辅助架体相抵,两导向板分别位于辅助架体的两侧。
13、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架体包括沿竖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槽钢,所述主架体包括沿竖向方向延伸的端面腹钢管,所述第一槽钢与端面腹钢管通过第四铰链铰接;所述第一槽钢上设有第一锁紧孔,所述端面腹钢管上设有第二锁紧孔;支模时,锁紧螺栓穿过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后与锁紧螺母连接而锁紧端面腹钢管和第一槽钢。
14、一种使用上述所述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的转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t1、转运前,折叠雨棚模板和折叠式桁架;
16、折叠雨棚模板,使梁底模板绕纵向方向转动而向悬挑模板折叠,使得第一子模板不超出悬挑模板的端部;再使第二子模板绕纵向方向转动向悬挑模板折叠,使得第二子模板不超出悬挑模板的端部;使滴水檐模板绕纵向方向转动而向悬挑模板折叠,使得滴水檐模板不超出悬挑模板的端部;
17、折叠折叠式桁架,拆除锁紧螺栓,使辅助架体绕竖向方向转动,使得辅助架体不超出主架体的端部;
18、t2、转运时,使雨棚模板和折叠式桁架整体沿纵向方向移动单位距离;
19、t3、转运后,展开雨棚模板和折叠式桁架;
20、展开雨棚模板,使第二子模板绕纵向反向转动而与第一子模板相抵,使梁底模板绕纵向方向转动而与悬挑模板相抵;使滴水檐模板绕纵向方向转动而与悬挑模板相抵;
21、展开折叠式桁架,使辅助架体绕竖向方向转动,并由导向组件限制辅助架体的转动角度,直到支撑件与辅助架体相抵,然后安装锁紧螺栓。
22、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通过折叠雨棚模板和折叠式桁架,减小整个模板体系的展开避免,从而便于将模板体系在不同施工节段之间进行转运,避免转运过程中与其他结构产生干涉;并且在支模时展开辅助支架,能够由辅助支架为滴水檐模板提供支撑,从而保证整个模板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23、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可以根据实际安装要求使连接螺栓连接于不同的安装孔内,从而调节悬挑模板与主桁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且可以事先将连接件安装于对应的安装孔内,在连接悬挑模板与主桁架时,仅需要拧紧第一螺母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24、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转运方法,能够实现模板体系的整体转运,并且在转运后支模时,利用导向组件与辅助架体自动配合、对齐,使得支模更加便利,并能够对滴水檐模板与主桁架之间的微小错位进行补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所述第一铰链包括多个沿纵向方向交替排列的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以及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滴水檐模板连接,所述第二铰接板与悬挑模板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轴连接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使二者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沿雨棚模板的表面向站台雨棚凸起,并插入站台雨棚的排水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设有第一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包括第一驱动油缸以及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油缸一端与悬挑模板铰接,另一端与第一驱动杆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滴水檐模板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通过第二铰链连接;所述第二铰链包括第三铰接板、第一铰接体、以及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板与悬挑模板连接,所述第一铰接体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一直角加强件;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一子模板连接,所述第二板体与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设有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二驱动臂包括第二驱动油缸,所述第二驱动油缸一端与悬挑模板铰接,另一端与第一铰接体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模板包括面板、横向筋板和纵向龙骨,所述横向筋板沿纵向方向排列的安装于面板底部,所述纵向龙骨沿横向方向排列的安装于面板底部,且横向筋板和纵向筋板上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主架体通过连接件与悬挑模板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连接螺栓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杆与主架体连接,所述连接螺栓穿过连接板和安装孔后与第一螺母连接而锁紧连接板和横向筋板或纵向龙骨;所述连接板与连接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包括上弦杆,所述上弦杆包括两根子杆体,两根子杆体互相连接且形成间隙,所述连接杆为螺纹杆且连接杆穿过间隙后与第二螺母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檐模板下方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远离滴水檐模板的一端连接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两片相对布置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一端与支撑件连接,另一端向支撑件的端面外伸出并弯折,使两导向板之间的间距逐渐扩大;支模时,所述支撑件与辅助架体相抵,两导向板分别位于辅助架体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架体包括沿竖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槽钢,所述主架体包括沿竖向方向延伸的端面腹钢管,所述第一槽钢与端面腹钢管通过第四铰链铰接;所述第一槽钢上设有第一锁紧孔,所述端面腹钢管上设有第二锁紧孔;支模时,锁紧螺栓穿过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后与锁紧螺母连接而锁紧端面腹钢管和第一槽钢。
10.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的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所述第一铰链包括多个沿纵向方向交替排列的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以及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滴水檐模板连接,所述第二铰接板与悬挑模板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轴连接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使二者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沿雨棚模板的表面向站台雨棚凸起,并插入站台雨棚的排水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设有第一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包括第一驱动油缸以及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油缸一端与悬挑模板铰接,另一端与第一驱动杆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滴水檐模板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通过第二铰链连接;所述第二铰链包括第三铰接板、第一铰接体、以及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板与悬挑模板连接,所述第一铰接体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一直角加强件;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一子模板连接,所述第二板体与悬挑模板相抵,所述第一直角加强件连接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所述第二铰接轴连接第三铰接板和第一铰接体使二者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设有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二驱动臂包括第二驱动油缸,所述第二驱动油缸一端与悬挑模板铰接,另一端与第一铰接体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磊,李政帅,闫锴,陈前广,宋欣欣,季冬杰,马国栋,张明扬,严晗,裴彦军,宋嘉润,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