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及转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671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4
本申请涉及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包括:雨棚模板,包括沿横向方向排列的滴水檐模板、悬挑模板和梁底模板;所述滴水檐模板绕纵向方向转动地与悬挑模板铰接,所述梁底模板包括第一子模板和第二子模板,所述第一子模板绕纵向方向转动地与悬挑模板连接,所述第二子模板绕纵向方向转动地与第一子模板连接,且第一子模板、第二子模板与悬挑模板的边缘部分围绕成容纳梁体底部的凹槽;折叠式桁架,包括主架体和辅助架体,所述主架体与悬挑模板连接并支撑悬挑模板;所述辅助架体绕竖向方向转动地与主架体连接,用于支模时支撑滴水檐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整体转运雨棚模板和桁架能实现站台棚的混凝土模板施工快速支拆模、并快速运转功能,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站台雨棚,特别是涉及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及转运方法


技术介绍

1、站台雨棚作为旅客上下车时遮风避雨的棚子,是高铁车站必不可少的重要建筑之一。

2、目前,对于站台雨棚的建设,通常采用分节段式浇筑,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木龙骨配合木模板的形式作为组合式浇筑模板,并在模板下方搭设脚手架作为临时支撑架,例如公告号为cn216380315u的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站台雨棚施工支架结构。其包括以顶模板结构与边梁模板结构和底模板结构组合形成的雨棚整体轮廓模板,并设置脚手架进行支撑。这样无法在不同节段之间整体转运模板和支撑,需要拆除后重新搭建,从而导致工作量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及转运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包括:

3、雨棚模板,包括沿横向方向排列的滴水檐模板、悬挑模板和梁底模板;所述滴水檐模板绕纵向方向转动地与悬挑模板铰接,所述梁底模板包括第一子模板和第二子模板,所述第一子模板绕纵向方向转动地与悬挑模板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所述第一铰链包括多个沿纵向方向交替排列的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以及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滴水檐模板连接,所述第二铰接板与悬挑模板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轴连接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使二者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沿雨棚模板的表面向站台雨棚凸起,并插入站台雨棚的排水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设有第一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包括第一驱动油缸以及第一驱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所述第一铰链包括多个沿纵向方向交替排列的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以及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滴水檐模板连接,所述第二铰接板与悬挑模板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轴连接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使二者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沿雨棚模板的表面向站台雨棚凸起,并插入站台雨棚的排水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设有第一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包括第一驱动油缸以及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油缸一端与悬挑模板铰接,另一端与第一驱动杆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滴水檐模板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通过第二铰链连接;所述第二铰链包括第三铰接板、第一铰接体、以及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板与悬挑模板连接,所述第一铰接体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一直角加强件;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一子模板连接,所述第二板体与悬挑模板相抵,所述第一直角加强件连接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所述第二铰接轴连接第三铰接板和第一铰接体使二者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模板与悬挑模板之间设有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二驱动臂包括第二驱动油缸,所述第二驱动油缸一端与悬挑模板铰接,另一端与第一铰接体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磊李政帅闫锴陈前广宋欣欣季冬杰马国栋张明扬严晗裴彦军宋嘉润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