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沉积回收液储罐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657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沉积回收液储罐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罐体、循环泵送系统和控制系统,于所述罐体上设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循环泵送系统包括外排管线和循环冲洗管线,外排管线一端连接出液口,外排管线另一端上设外排阀,于外排管线设输送泵,输送泵与外排阀之间的外排管线上设有循环冲洗阀,循环冲洗管线一端通过循环冲洗阀连接外排管线,循环冲洗管线的另一端插入罐体内并设有若干冲洗孔;所述控制系统用于连接外排阀、输送泵和循环冲洗阀并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控制系统对循环泵送系统进行控制,可实现罐体内物料的循环冲洗和搅拌,从而解决油基岩屑回收基油用回收液罐中少量固相粉尘对设备造成的堵塞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防沉积回收液储罐及其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油基岩屑气化冷凝乳化油的防沉积回收液罐,属于含固相液体储存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1、油基钻井液较水基钻井液而言,具有抗高温、抗盐钙侵、有利于井壁稳定、润滑性好、保护油气层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页岩气井钻井作业中。由于油基钻井液钻进过程中产生的油基岩屑属于危险废弃物,无法按常规方式进行处置,因此需要采用油基岩屑热解析处理装置,该装置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解析法方法,使油基岩屑中的乳化油气化分离,通过控制气化温度,保证乳化油不发生化学反应,分离出的乳化油经过冷凝回收单元冷却后,收集于回收液罐中,用于继续配制钻井液;分离出的干粉含油量可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的指标,降低环保风险。但在油基岩屑热解析处理装置的运行过程中发现,热解析后气相组分中仍然存在少量固相粉尘难以完全清除干净,导致其随高温气流冷凝并最终沉积于油基岩屑热解析处理装置的回收液罐中,使回收液罐易发生堵塞情况。

2、公开号为cn110259399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钻井油基泥浆岩屑中基油回收工艺及装置,该专利是采用物理方法(即低温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沉积回收液储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循环泵送系统(2)和控制系统(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积回收液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冲洗管线(2-4)的数量为至少两条,分别通过两个循环冲洗阀(2-2)与外排管线(2-5)连接,且位于罐体(1)内的循环冲洗管线(2-4)近罐体(1)内壁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积回收液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冲洗管线(2-4)的管径小于输送泵(2-1)的出口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积回收液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孔沿循环冲洗管线(2-4)轴向分布,冲洗孔的间距为5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沉积回收液储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循环泵送系统(2)和控制系统(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积回收液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冲洗管线(2-4)的数量为至少两条,分别通过两个循环冲洗阀(2-2)与外排管线(2-5)连接,且位于罐体(1)内的循环冲洗管线(2-4)近罐体(1)内壁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积回收液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冲洗管线(2-4)的管径小于输送泵(2-1)的出口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积回收液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孔沿循环冲洗管线(2-4)轴向分布,冲洗孔的间距为500~800mm,冲洗孔的孔径为4~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积回收液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孔的开孔夹角范围为19~3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积回收液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1-3)和出液口(1-7)对应设于罐体(1)的两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王长宁王鹏胡东锋李前春张新发方晓军权银虎李世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