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1、目前,热水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热水器分为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等类型,其中,燃气热水器因其使用方便,被广泛使用。常规燃气热水器通常包括燃烧器、燃烧室、热交换器和集烟罩等部件组成,燃烧器在燃烧室内燃烧燃气以对流经热交换器的水进行加热,而烟气则通过集烟罩中的风机排放至室外。
2、燃气热水器中的换热器是重要的组成部件,换热器通常包括换热管以及设置在换热管上的换热片。为了增大换热效率,通常采用增大换热片的数量,这样,一方面导致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较为密集的换热片会产生较大的风阻,给风机带来压力,降低了空燃比导致燃烧不充分。
3、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换热效率并减轻对气流产生的风阻以确保燃气热水器充分燃烧的技术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燃气热水器,通过采用扁管式换热管来增大立面的换热面积,并在换热片上增加空气扰流部件来延长烟气与换热管之间的换热时间,减少换热片的使用量以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换热效率,减轻对气流产生的风阻以确保燃气热水器充分燃烧。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
4、多根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扁管,且多根所述换热管并排布置,相邻两根所述换热管的扁平面相对布置;
5、若干换热片,所述换热
6、其中,所述换热管安装在所述装配孔中。
7、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多根所述换热管相互连接形成水流通道;
8、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流通道连接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之间。
9、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根所述换热管的端部通过水路连通件相互连通。
10、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水路连通件为弯管,多根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弯管依次连通。
11、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水路连通件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连通腔体,所述第二水箱设置有进水腔体、出水腔体和至少一第二连通腔体,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腔体,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腔体,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之间,其中一所述换热管与所述进水腔体连通,另一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出水腔体连通,至少一对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第一连通腔体连通,至少一对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第二连通腔体连通。
12、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扰流部件包括扰流凸起,所述扰流凸起凸出于所述换热片的表面,所述扰流凸起位于相邻的两根所述装配孔之间。
13、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扰流部件包括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布置在所述换热片上部,所述扰流板呈朝下凹陷的弧形板结构。
14、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和所述换热片为铜或不锈钢制成。
15、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中还设置有水流扰流部件,所述水流扰流部件沿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水流扰流部件配置成扰动流经所述换热管的水以形成涡流。
16、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流扰流部件包括安装板、多个第一导流片和多个第二导流片,所述第一导流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上部,所述第二导流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下部,所述第一导流片和所述第二导流片沿所述换热管的水流方向倾斜朝向所述安装板的端部延伸。
17、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片和所述第二导流片在所述安装板上交替间隔布置。
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
19、外壳;
20、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用于燃烧燃气;
21、换热器,所述换热器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22、其中,所述燃烧器和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燃烧器布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底部。
23、通过将换热管设计为扁管,并使得换热管纵向布置,相邻的两根换热管的扁平面相对布置,来增大换热管的换热面积,进而有效的提高换热效率,另外,在换热片上增加空气扰流部件,空气扰流部件能够将两根换热管之间流经的烟气产生扰动,以延长烟气与换热管热交换的时间,这样,便可以减少换热片的使用量以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换热效率,减轻对气流产生的风阻以确保燃气热水器充分燃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换热管相互连接形成水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根所述换热管的端部通过水路连通件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连通件为弯管,多根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弯管依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扰流部件包括扰流凸起,所述扰流凸起凸出于所述换热片的表面,所述扰流凸起位于相邻的两根所述装配孔之间;和/或,所述空气扰流部件包括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布置在所述换热片上部,所述扰流板呈朝下凹陷的弧形板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和所述换热片为铜或不锈钢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中还设置有水流扰流部件,所述水流扰流部件沿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水流扰流部件配置成扰动流经所述换热管的水以形成涡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扰流部件包括安装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片和所述第二导流片在所述安装板上交替间隔布置。
10.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换热管相互连接形成水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根所述换热管的端部通过水路连通件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连通件为弯管,多根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弯管依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扰流部件包括扰流凸起,所述扰流凸起凸出于所述换热片的表面,所述扰流凸起位于相邻的两根所述装配孔之间;和/或,所述空气扰流部件包括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布置在所述换热片上部,所述扰流板呈朝下凹陷的弧形板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刘云,孙运磊,赵言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海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