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清洗槽,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软式内镜清洗槽。
技术介绍
1、软式内镜被广泛使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中,软式内镜需要进入人体内属于入侵式操作,如果内镜的清洁消毒质量不达标,往往会导致患者在使用内镜时出现感染问题,软式内镜标准清洗流程要经过清洗-漂洗-终末漂洗,清洗需要使用清洗液按说明配置进行预洗及洗涤,漂洗要使用流动水清洗(软式内镜结构复杂,管道长,未使用流动水漂洗,容易出现清洗不到位存在污物残留或者消毒液(邻苯二甲醛)残留情况,对患者的医疗安全存在隐患),终末漂洗要用无菌水或纯化水进行终末漂洗,现有的软式内镜清洗工作站多为3-4个单个亚克力材质的清洗槽组成,其槽内为普通光滑面水槽,要将软式内镜盘区放置其中,每个槽配有水龙头、两条灌注管,一条吸引管,灌注管通过连接一条三通管连接镜子负压吸引口。
2、现有软式内镜清洗槽存在一些缺陷:软式内镜精密度高、价格昂贵,在清洗槽内摆放拥挤,需要盘圈起来,操作过程难清洗、易磕碰造成器械损耗;在漂洗过程中需要使用流动水漂洗,至少要放纯水20-30l,用水量大且清洗效果不佳,纯水消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式内镜清洗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软式内镜长度较长,清洗过程中内镜需要盘圈,清洗操作不便利且容易发生磕碰、在漂洗中需持续采用流动水漂洗,纯水用量大,消耗大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式内镜清洗槽,包括主槽池,所述主槽池上安装有水龙头与三个灌注接口,所述主
3、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阀包括有管壳,所述管壳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管壳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内腔活动套接有旋柱,所述旋柱底端开设有方形柱孔,其方形柱孔内活动套接有方柱,所述方柱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底端固定连接有球形阀体,所述螺纹轴侧壁螺纹套接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在管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排水支管与管壳内部连通。
4、进一步的,所述球形阀体侧壁包裹有橡胶套。
5、进一步的,所述旋柱侧壁开始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架嵌入旋柱侧壁环形凹槽内。
6、进一步的,所述旋柱顶端安装有旋把。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架顶部放置有环形过滤网,所述环形过滤网与旋柱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环形过滤网侧壁与管壳内壁贴合,所述排水支管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顶部放置圆形过滤网,所述圆形过滤网侧与排水支管内壁贴合。
8、进一步的,所述回流机构包括有板架,所述板架内壁固定安装有离心泵,所述离心泵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下凹弧形槽内部尾端连通,所述离心泵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下凹弧形槽内部首端连通,所述板架在主槽池底部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下凹弧形槽内壁底部首端高度高于尾端高度。
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本技术通过对传统内镜清洗槽结构的改变,软式内镜在清洗时将其放入下凹弧形槽内部,无需将软式内镜盘圈,使内镜在该清洗槽内更为贴合,对内镜具有保护作用,防止贵重精密器械的损坏;通过设置直通阀单独向下凹弧形槽一端位置放出水源,此时水源可沿下凹弧形槽内部向另一端流动,可对软式内镜起到快捷流动水漂洗效果,且水分沿内镜流动起到整体漂洗效果,有效节省水用量;此外通过设置回流机构可下凹弧形槽首尾连通,并将下凹弧形槽内部尾部水分抽取再向首部输出,可提高下凹弧形槽内部水分流动速度增强漂洗效果,使无菌水或纯化水充分利用,降低无菌水或纯化水消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式内镜清洗槽,包括主槽池(1),所述主槽池(1)上安装有水龙头(11)与三个灌注接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槽池(1)内壁底部设置有下凹弧形槽(4),所述下凹弧形槽(4)长度与软式内镜长度相适配,所述下凹弧形槽(4)内壁首端开设有一号孔洞,其一号孔洞内固定连接有接水管(5),所述接水管(5)接通水源,所述接水管(5)伸入下凹弧形槽(4)内部一端安装有直通阀(6),所述下凹弧形槽(4)内壁底部位于尾端处开设有第一排水口(2),所述第一排水口(2)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水支管(9),所述主槽池(1)内壁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水口(7),所述第二排水口(7)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水管阀(8),所述排水支管(9)与排水管阀(8)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阀(8)底端对接排水管路,所述主槽池(1)底部固定安装有回流机构(10),所述回流机构(10)进水端贯穿入下凹弧形槽(4)内部尾端位置,所述回流机构(10)出水端贯穿入下凹弧形槽(4)内部首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阀(8)包括有管壳(81),所述管壳(81)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漏斗(8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阀体(87)侧壁包裹有橡胶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柱(83)侧壁开始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架(82)嵌入旋柱(83)侧壁环形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柱(83)顶端安装有旋把(8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82)顶部放置有环形过滤网(89),所述环形过滤网(89)与旋柱(83)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环形过滤网(89)侧壁与管壳(81)内壁贴合,所述排水支管(9)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环(92),所述定位环(92)顶部放置圆形过滤网(91),所述圆形过滤网(91)侧与排水支管(9)内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机构(10)包括有板架(101),所述板架(101)内壁固定安装有离心泵(102),所述离心泵(102)进水口通过进水管(103)与下凹弧形槽(4)内部尾端连通,所述离心泵(102)出水口通过出水管(104)与下凹弧形槽(4)内部首端连通,所述板架(101)在主槽池(1)底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弧形槽(4)内壁底部首端高度高于尾端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式内镜清洗槽,包括主槽池(1),所述主槽池(1)上安装有水龙头(11)与三个灌注接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槽池(1)内壁底部设置有下凹弧形槽(4),所述下凹弧形槽(4)长度与软式内镜长度相适配,所述下凹弧形槽(4)内壁首端开设有一号孔洞,其一号孔洞内固定连接有接水管(5),所述接水管(5)接通水源,所述接水管(5)伸入下凹弧形槽(4)内部一端安装有直通阀(6),所述下凹弧形槽(4)内壁底部位于尾端处开设有第一排水口(2),所述第一排水口(2)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水支管(9),所述主槽池(1)内壁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水口(7),所述第二排水口(7)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水管阀(8),所述排水支管(9)与排水管阀(8)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阀(8)底端对接排水管路,所述主槽池(1)底部固定安装有回流机构(10),所述回流机构(10)进水端贯穿入下凹弧形槽(4)内部尾端位置,所述回流机构(10)出水端贯穿入下凹弧形槽(4)内部首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阀(8)包括有管壳(81),所述管壳(81)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漏斗(88),所述管壳(81)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82),所述第一固定架(82)内腔活动套接有旋柱(83),所述旋柱(83)底端开设有方形柱孔,其方形柱孔内活动套接有方柱(84),所述方柱(84)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轴(85),所述螺纹轴(85)底端固定连接有球形阀体(87),所述螺纹轴(85)侧壁螺纹套接有第二固定架(8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莎妮,周芳,朱焕娣,刘雪媚,张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