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是涉及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建筑性能是指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所表现出的各项功能和特性,包括但不限于结构安全性、耐久性、隔热性能、保温性能、隔音性能、抗震性能、节能性能、环境适应性、舒适性能等方面。建筑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效果、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现有的建筑检测方法操作步骤较为复杂,且需要用到的检测设备较为高昂,对于检测成本较高,其次建筑性能的部分数据的采集周期长,易受到外在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最终的建筑性能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方法及系统,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的现有的建筑检测方法操作步骤较为复杂,且需要用到的检测设备较为高昂,对于检测成本较高,其次建筑性能的部分数据的采集周期长,易受到外在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最终的建筑性能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2、的问题。
3、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4、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
5、基于待检测建筑的设计参数,建立待检测建筑的基础性能检测节点,评估建筑的基础性能指标;
6、基于待检测建筑的设计参数,建立待检测建筑的安全性能检测节点,评估建筑的安全性能指标;
7、基于待检测建筑的设计参数,建立待检测建筑的环境性能检测节点,评估建筑的环境性能指标;
8、将若干个检测节点的评估指
9、优选的,基于待检测建筑的设计参数,建立待检测建筑的基础性能检测节点,评估建筑的基础性能指标具体包括:
10、基于待检测建筑,建立待检测建筑的区域图;
11、确定待检测建筑区域内所有公共设施类型,并获取所有公共设施类型的数量;
12、基于所有公共设施类型的数量与待检测建筑的区域图,将每一个公共设施在待检测建筑的区域图上进行标注,确定公共设施区域图;
13、基于公共设施区域图,通过设施覆盖效率公式,计算公式设施区域图中每一个公共设施的覆盖范围,评估建筑的基础性能指标;
14、其中,设施覆盖效率公式为:
15、
16、式中,p为建筑的基础性能指标,gk为公共设施区域图中第k个公共设施,f为公共设施的覆盖效率,z为公共设施的总数,k为公共设施。
17、优选的,基于待检测建筑的设计参数,建立待检测建筑的安全性能检测节点,评估建筑的安全性能指标具体包括:
18、基于待检测建筑,获取待检测建筑参数的设计参数,构建待检测建筑的三维模型;
19、基于待检测的建筑三维模型,对待检测建筑的三维模型进行若干次标准测试,获得若干组标准测试数据,并建立标准测试数据数组a,a=(a11,aij,amn),其中,aij为标准测试下的第i次测试的测试数据j,m为测试的总次数,n为测试数据的总量;
20、根据标准测试数据数组a,获取标准测试下的待检测建筑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和防火性能;
21、基于标准测试下的待检测建筑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和防火性能,构建安全性能评估模型,评估建筑的安全性能指标;
22、其中,安全性能评估模型为:
23、
24、式中,q为建筑的安全性能指标,c为建筑的承载能力,h为建筑的抗震性能,u为建筑的防火性能,σ建筑承载系数,γ建筑抗震系数,为建筑防火系数;
25、其中,基于的建筑三维模型,对建筑的三维模型进行若干次标准测试,获得若干组标准测试数据,并建立标准测试数据数组a具体为:
26、基于标准测试下,获取建筑三维模型所受到的静载荷、动载荷、地震载荷和极端环境载荷测试数据;
27、根据建筑三维模型所受到的静载荷、动载荷、地震载荷和极端环境载荷测试数据,分析不同的载荷状态下建筑三维模型的结构受力参数;
28、基于不同的载荷状态下建筑三维模型的结构受力参数,获得若干组标准测试数据。
29、优选的,基于待检测建筑的设计参数,建立待检测建筑的环境性能检测节点,评估建筑的环境性能指标具体包括:
30、基于待检测建筑,收集建筑内的声环境及建筑外的声环境数据,打包为噪音数据;
31、基于待监测建筑,收集建筑内的光环境及建筑外的光环境数据,打包为光源数据;
32、基于待检测建筑,收集建筑内的热环境及建筑外的热环境数据,打包为热力环境数据;
33、采集待检测建筑范围内的空气质量数据;
34、将噪音数据、光源数据、热力环境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噪音数据、标准化光源数据、标准化热力数据和标准化空气质量数据;
35、基于标准化噪音数据、标准化光源数据、标准化热力环境和标准化空气质量数据,构建环境性能评估模型,评估建筑的环境性能指标;
36、其中,环境性能评估模型为:
37、d=α1*v+α2*r+α3*o+α4*x+∈
38、式中,d为建筑的环境性能指标,v为标准化噪音数据,r为标准化光源数据,o为标准化热力数据,x为标准化空气质量数据,∈为回归系数,α1,α2,α3,α4均为模型的系数。
39、优选的,将若干个检测节点的评估指标进行数据交换,并建立综合性能评估模型,评估建筑的综合性能指标具体包括:
40、收集待检测建筑的基础性能检测节点、安全性能检测节点和环境性能检测节点的建筑的基础性能指标、建筑的安全性能指标和建筑的环境性能指标;
41、基于建筑的基础性能指标、建筑的安全性能指标和建筑的环境性能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42、建立综合性能评估模型;
43、基于综合性能评估模型,以归一化后的建筑的基础性能指标、建筑的安全性能指标和建筑的环境性能指标,评估建筑的综合性能指标;
44、s=p*q*d
45、式中,s为建筑的综合性能指标。
46、进一步的,提出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系统,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方法,包括:
47、基础性能检测模块,基础性能检测模块用于基于待检测建筑的设计参数,建立待检测建筑的基础性能检测节点,评估建筑的基础性能指标;
48、安全性能检测模块,安全性能检测模块用于基于待检测建筑的设计参数,建立待检测建筑的安全性能检测节点,评估建筑的安全性能指标;
49、环境性能检测模块,环境性能检测模块用于基于待检测建筑的设计参数,建立待检测建筑的环境性能检测节点,评估建筑的环境性能指标;
50、综合性能指标评估模块,综合性能指标评估模块与基础性能检测模块、安全性能检测模块和环境性能检测模块无线通讯连接,综合性能指标评估模块用于将若干个检测节点的评估指标进行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待检测建筑的设计参数,建立待检测建筑的基础性能检测节点,评估建筑的基础性能指标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待检测建筑的设计参数,建立待检测建筑的安全性能检测节点,评估建筑的安全性能指标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待检测建筑的设计参数,建立待检测建筑的环境性能检测节点,评估建筑的环境性能指标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若干个检测节点的评估指标进行数据交换,并建立综合性能评估模型,评估建筑的综合性能指标具体包括:
6.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基础性能检测模块内部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安全性能检测模块内部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环境性能检测模块内部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综合性能指标评估模块内部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待检测建筑的设计参数,建立待检测建筑的基础性能检测节点,评估建筑的基础性能指标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待检测建筑的设计参数,建立待检测建筑的安全性能检测节点,评估建筑的安全性能指标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待检测建筑的设计参数,建立待检测建筑的环境性能检测节点,评估建筑的环境性能指标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点分布式建筑性能综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周,何永丰,黄俊,尹浩浩,赖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谷高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