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颈联合线圈及磁共振检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6385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2
本技术公开一种头颈联合线圈及磁共振检查装置,其中,头颈联合线圈包括有角度调节机构、线圈组件和底座,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线圈组件的下方,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在所述底座和所述线圈组件之间,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线圈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以用于调节所述线圈组件相对底座的水平夹角,所述线圈组件设有用于安放患者头部和颈部的安置腔。本技术能够解决驼背患者无法与头颈联合线圈完全贴合,以及头部和颈部接触面积小,长时间检查患者容易疼痛、乱动而导致磁共振成像质量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磁共振成像,特别涉及一种头颈联合线圈及磁共振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头颈部的磁共振检查中,患者需要仰卧平躺在检查床上,将头部和颈部安放于头颈部线圈内,并贴合头颈部线圈。

2、但是,驼背患者在进行头颈部检查时,由于驼背患者的背部弯曲,颈部前凸,且头颈部线圈结构固定,因此,患者的头部和后颈难以与头颈部线圈完全贴合,导致磁共振图像的成像质量不高,不利于医生诊断。

3、而且,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得不到充分支撑,头部和颈部容易疲惫;患者的头部和颈部与头颈部线圈的接触面积过小,压强大,当检查时间过久时,接触部位容易疼痛。上述两种情况均会导致检查时患者不配合、乱动,进而影响磁共振的成像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颈联合线圈及磁共振检查装置,以解决驼背患者无法与头颈联合线圈完全贴合,以及头部和颈部接触面积小,长时间检查患者容易疼痛、乱动而导致磁共振成像质量不高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头颈联合线圈,包括有角度调节机构、线圈组件和底座,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线圈组件的下方,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在所述底座和所述线圈组件之间,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线圈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以用于调节所述线圈组件相对底座的水平夹角,所述线圈组件设有用于安放患者头部和颈部的安置腔。

4、本技术至少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连接端与线圈组件连接,第二连接端与底座连接,因此,医护人员可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调节线圈组件和底座之间的夹角角度。

5、当非驼背患者使用头颈联合线圈时,可令线圈组件和底座之间无夹角,非驼背患者能够平躺仰卧,且非驼背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贴合安置腔的内壁面,以进行精准的磁共振检查。

6、当驼背患者使用头颈联合线圈时,角度调节机构可令线圈组件和底座形成夹角,以使线圈组件倾斜设置,当驼背患者仰卧时,倾斜的安置腔的内壁面能够贴合驼背患者的头部和前凸的颈部,以使线圈组件能够精准为驼背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

7、并且,角度调节机构可调节线圈组件和底座的夹角角度,对于不同程度的驼背患者,可通过改变夹角角度,确保线圈组件均能够与不同驼背程度的患者贴合,确保每位驼背患者的磁共振成像清晰、准确。

8、通过上述设置,头颈联合线圈既可以供驼背患者使用,也可以供非驼背患者使用,医护人员仅需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即可调节线圈组件的角度位置,令线圈组件与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贴合。

9、角度调节机构既实现线圈组件的倾斜调节,又能为线圈组件提供支撑作用,以使线圈组件能够稳固支撑患者的头部和颈部,且由于线圈组件的角度合适,因此,患者的头部和颈部与线圈组件的接触面积大,压强小,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能够长久抵靠在线圈组件的内壁面,提高磁共振的成像质量,还提高患者的检查舒适性。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支撑件和调节槽,所述支撑件的上端与所述线圈组件铰接,所述调节槽设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所述支撑件的下端与所述调节槽卡接,所述调节槽设有多个,并沿患者头部和颈部的摆放方向间距设置,所述线圈组件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11、通过上述设置,由于线圈组件的一端与底座活动连接,线圈组件的另一端铰接有支撑件,支撑件的下端卡设于调节槽,因此,支撑件、线圈组件和底座之间形成三角支撑结构,由于支撑件的长度固定,当支撑件的下端卡设于不同的调节槽时,线圈组件和底座之间的夹角角度随之发生变化。

12、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抬起线圈组件带有支撑件的一端,并改变支撑件卡设的调节槽位置,从而实现线圈组件和底座的夹角调节。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驱动件和升降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升降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升降件可相对所述底座上下移动,所述升降件的上端与所述线圈组件抵接,所述线圈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铰接。

14、通过上述设置,医护人员可通过驱动件驱动升降件,以使升降件可相对底座上下移动,由于升降件抵接线圈组件,线圈组件和底座互相铰接,因此,线圈组件、底座和升降件形成三角支撑结构,线圈组件通过升降件获得支撑作用。

15、当升降件相对底座上移时,升降件向上移动并抵接线圈组件,以使线圈组件向上倾斜,线圈组件和底座的水平夹角变大;当升降件相对底座下移时,升降件向下移动,带动线圈组件向下倾斜,此时,线圈组件和底座的水平夹角变小。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件的上端连接有抵接件,所述线圈组件设有限位槽,所述抵接件设在所述限位槽内,并能沿所述限位槽滑移。

17、通过设置抵接件,增大升降件和线圈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让升降件能稳定地顶升线圈组件。限位槽用于对抵接件和线圈组件的相对滑移进行限位,防止抵接件和线圈组件相对偏移。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有控制开关和控制器,所述驱动件为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电机和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9、通过设置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升降件传动连接,通电后的传动电机带动升降件上下移动,医护人员仅需通过启动控制开关,通过控制器控制传动电机的启闭及换相,以使医护人员在调节线圈组件和底座夹角角度时能够更加省力、快捷。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圈组件包括有互相连接的上头颈线圈和下头颈线圈,所述上头颈线圈罩设于所述下头颈线圈的上方,所述上头颈线圈和所述下头颈线圈形成所述安置腔。

21、上下设置的上头颈线圈和下头颈线圈便于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安放于安置腔内。在使用前,医护人员将上头颈线圈和下头颈线圈拆分,令患者在仰卧时,头部和颈部能贴靠在下头颈线圈上,再令上头颈线圈连接到下头颈线圈上,由于上头颈线圈和下头颈线圈的内部均设有用于形成磁场的线圈,且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均位于安置腔内,因此,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均位于线圈形成的磁场内,便于进行头颈部的磁共振检查。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头颈线圈和所述下头颈线圈卡合连接。

23、通过上述方式,令上头颈线圈和下颈部线圈的拆分和连接简易、快捷,卡设后的上头颈线圈和下头颈线圈能确保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均位于安置腔内,防止检查时患者能主动坐起而导致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脱离安置腔。

24、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磁共振检查装置,包括有床体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头颈联合线圈,所述床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朝上的连接腔,所述头颈联合线圈嵌合连接于连接腔,所述底座与所述床体连接。

25、本技术至少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头颈联合线圈嵌合在连接腔内,以使头颈联合线圈和床体能平滑过渡,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患者仰卧,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贴靠在头颈联合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颈联合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角度调节机构、线圈组件和底座,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线圈组件的下方,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在所述底座和所述线圈组件之间,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线圈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以用于调节所述线圈组件相对底座的水平夹角,所述线圈组件设有用于安放患者头部和颈部的安置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联合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支撑件和调节槽,所述支撑件的上端与所述线圈组件铰接,所述调节槽设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所述支撑件的下端与所述调节槽卡接,所述调节槽设有多个,并沿患者头部和颈部的摆放方向间距设置,所述线圈组件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联合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驱动件和升降件,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升降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升降件可相对所述底座上下移动,所述升降件的上端与所述线圈组件抵接,所述线圈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颈联合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的上端连接有抵接件,所述线圈组件设有限位槽,所述抵接件设在所述限位槽内,并能沿所述限位槽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头颈联合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有控制开关和控制器,所述驱动件为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电机和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联合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包括有互相连接的上头颈线圈和下头颈线圈,所述上头颈线圈罩设于所述下头颈线圈的上方,所述上头颈线圈和所述下头颈线圈形成所述安置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颈联合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头颈线圈和所述下头颈线圈卡合连接。

8.一种磁共振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床体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头颈联合线圈,所述床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朝上的连接腔,所述头颈联合线圈嵌合连接于连接腔,所述底座与所述床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共振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颈联合线圈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腔设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卡合的定位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共振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颈联合线圈连接有插接座,所述床体设有与所述插接座对应的插接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颈联合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角度调节机构、线圈组件和底座,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线圈组件的下方,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在所述底座和所述线圈组件之间,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线圈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以用于调节所述线圈组件相对底座的水平夹角,所述线圈组件设有用于安放患者头部和颈部的安置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联合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支撑件和调节槽,所述支撑件的上端与所述线圈组件铰接,所述调节槽设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所述支撑件的下端与所述调节槽卡接,所述调节槽设有多个,并沿患者头部和颈部的摆放方向间距设置,所述线圈组件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联合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驱动件和升降件,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升降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升降件可相对所述底座上下移动,所述升降件的上端与所述线圈组件抵接,所述线圈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颈联合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的上端连接有抵接件,所述线圈组件设有限位槽,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