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道路雨污水分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384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雨污水分流机构,包括入水斗:所述入水斗的底部连通设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底部与排水管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入水斗的顶部设置有斗盖,所述斗盖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引流台,两个所述引流台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条形凹槽,本技术一种城市道路雨污水分流机构,污水从斗盖进入至入水斗的内部,污泥等软质杂质,从两个引流台的中间位置进入,其他含有砂石污水通过斗盖顶部两侧进入至入水斗的内部,污水经过阻流网板砂石杂质通过挡水网板进入至过滤网盘上,该方式可以对城市污水的沙泥进行集中处理,避免杂质对排水管造成堵塞,加快城市污水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分流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雨污水分流机构


技术介绍

1、现如今城市道路排水管道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城市的汛期抗内涝能力,预防地下水受污,从而满足供水需求,保证用户的用水安全。为此,切实优化道路雨污水施工技术,强化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现有技术中,道路雨污水中包含大量的路面砂石和其他的污泥杂质,会长期的积累在分流机构的通道的内壁上,从而阻碍污水的排放,造成污水排泄不通,影响污水排放效率,因此亟需一种城市道路雨污水分流机构。

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道路雨污水分流机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城市道路雨污水分流机构,包括入水斗:

3、所述入水斗的底部连通设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底部与排水管的顶部连通设置;

4、所述入水斗的顶部设置有斗盖,所述斗盖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引流台,两个所述引流台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条形凹槽,两个所述条形凹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与多个滑竿的两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滑竿与连接架穿插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架的一侧与网兜桶两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斗盖顶端的中间位置转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与内螺纹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套筒固定设置在过滤网盘内壁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5、在一个示例中,两个所述引流台内壁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穿槽,两个所述穿槽与对应的阻流网板的穿插连接。

6、在一个示例中,两个所述阻流网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均铰接设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一端与中转块两侧的中间位置铰接,所述中转块与螺杆外壁的顶部螺纹连接。

7、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网兜桶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辅助开槽,所述入水斗内壁两侧的底部均铰接设有挡水网板,所述挡水网板的一端置于辅助开槽的内部。

8、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穿槽的尺寸与阻流网板的尺寸相匹配。

9、在一个示例中,多个所述滑竿外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套设有弹簧。

10、通过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污水分流机构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1、本技术通过螺杆、连杆、引流台、套筒、穿槽、阻流网板、网兜桶、过滤网盘、辅助开槽、连接架、条形凹槽、滑竿、弹簧、斗盖、中转块和挡水网板,污水从斗盖进入至入水斗的内部,污泥等软质杂质,从两个引流台的中间位置进入,其他含有砂石污水通过斗盖顶部两侧进入至入水斗的内部,污水经过阻流网板砂石杂质通过挡水网板进入至过滤网盘上,该方式可以对城市污水的沙泥进行集中处理,避免杂质对排水管造成堵塞,加快城市污水的排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道路雨污水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水斗(1),所述入水斗(1)的底部连通设有入水管(2),所述入水管(2)的底部与排水管(3)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入水斗(1)的顶部设置有斗盖(17),所述斗盖(17)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引流台(6),两个所述引流台(6)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条形凹槽(14),两个所述条形凹槽(14)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与多个滑竿(15)的两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滑竿(15)与连接架(13)穿插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架(13)的一侧与网兜桶(10)两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斗盖(17)顶端的中间位置转动设有螺杆(4),所述螺杆(4)的底端与内螺纹套筒(7)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套筒(7)固定设置在过滤网盘(11)内壁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污水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引流台(6)内壁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穿槽(8),两个所述穿槽(8)与对应的阻流网板(9)的穿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污水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阻流网板(9)顶部的中间位置均铰接设有连杆(5),两个所述连杆(5)的一端与中转块(18)两侧的中间位置铰接,所述中转块(18)与螺杆(4)外壁的顶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污水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兜桶(10)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辅助开槽(12),所述入水斗(1)内壁两侧的底部均铰接设有挡水网板(19),所述挡水网板(19)的一端置于辅助开槽(1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污水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槽(8)的尺寸与阻流网板(9)的尺寸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污水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滑竿(15)外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套设有弹簧(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道路雨污水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水斗(1),所述入水斗(1)的底部连通设有入水管(2),所述入水管(2)的底部与排水管(3)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入水斗(1)的顶部设置有斗盖(17),所述斗盖(17)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引流台(6),两个所述引流台(6)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条形凹槽(14),两个所述条形凹槽(14)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与多个滑竿(15)的两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滑竿(15)与连接架(13)穿插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架(13)的一侧与网兜桶(10)两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斗盖(17)顶端的中间位置转动设有螺杆(4),所述螺杆(4)的底端与内螺纹套筒(7)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套筒(7)固定设置在过滤网盘(11)内壁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污水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引流台(6)内壁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穿槽(8),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帅秦莹莹朱庆辉刘江李潭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大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