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25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1
一种燃烧组件,包括有:燃烧器(200),其内部具有上下延伸的进气通道(201),所述进气通道(201)的上端口设有带第二出火孔(361)的第二火盖本体(360);管状的喷嘴主体(110),其内部具有上下延伸的流道,所述流道的下端具有供燃气气源输入的燃气入口(110a),所述流道的上端具有燃气出口(110b)、并插设于进气通道(201)的下端口内,且所述流道之位于上下两端之间的侧壁上设有贯穿壁厚的进气口(111),以连通流道与外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减少燃气从喷嘴主体到第二出火孔的距离,使少量的燃气也能快速到达第二出火孔,以便更适应小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家用灶具,具体涉及一种燃烧组件


技术介绍

1、因现有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小火稳定性不足,或者小火不够小,一般维持在500w左右,再减小负荷会遇到各种边界条件限制,极易出现自动熄火的问题。

2、为了能有稳定小火,申请号为cn202220328679.7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授权公告号为cn217274118u)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包括有基座和混气室,混气室包括有呈环形并且同心间隔设置的内圈壁和外圈壁以及连接内圈壁和外圈壁的底壁,内圈壁和外圈壁上方覆盖有火盖,其特征在于:内圈壁围成有内混气腔而内圈壁与外圈壁之间形成有外混气腔,对应地,火盖包括有与内混气腔相连通的主火孔以及与外混气腔相连通的稳火孔,内混气腔和外混气腔之间通过连接通道连通。从而,稳火孔能够稳焰住主火孔的同时还能因内混气腔和外混气腔之间通过连接通道连接,避免发生内混气腔因调节火力出现熄火现象,也能通过稳火孔的稳定性而再次点燃火盖的全部主孔,以保持火焰正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组件,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燃气流动方向,所述燃烧器(200)之进气通道(201)具有向上延伸的混气段(201a)、位于混气段(201a)下游并向上延伸的稳压段(201b),所述稳压段(201b)在横截面上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混气段(201a)在横截面上的流通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主体(110)之燃气出口(110b)位于所述进气通道(201)之混气段(201a)的上游,且喷嘴主体(110)之燃气出口(110b)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混气段(201a)在横截面上的流通面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组件,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燃气流动方向,所述燃烧器(200)之进气通道(201)具有向上延伸的混气段(201a)、位于混气段(201a)下游并向上延伸的稳压段(201b),所述稳压段(201b)在横截面上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混气段(201a)在横截面上的流通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主体(110)之燃气出口(110b)位于所述进气通道(201)之混气段(201a)的上游,且喷嘴主体(110)之燃气出口(110b)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混气段(201a)在横截面上的流通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201)之混气段(201a)、稳压段(201b)同轴线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火盖本体(360)具有顶壁(362)、自顶壁(362)的周缘向下延伸的环壁(363),所述环壁(363)与顶壁(362)共同形成连通所述进气通道(201)的第二混气腔(364),且所述环壁(363)上沿周向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混气腔(364)与外界的上述第二出火孔(3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主体(110)的流道之位于所述进气口(111)下游的至少局部为扩压段(115),沿燃气流动方向,所述扩压段(115)之横截面上的流通面积逐渐增大,且所述扩压段(115)的端口即为所述喷嘴主体(110)的燃气出口(110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段(115)的小头端与所述流道之进气口(111)所在的部分之间通过喉口段(116)衔接,且沿燃气流动方向,所述喉口段(116)之横截面上的流通面积不变,且与所述扩压段(115)之小头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力峰陈嘉炜王楠楠戎泽波徐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