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矿山透明采场的构建方法和三维可视化模型技术

技术编号:413622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矿山透明采场的构建方法和三维可视化模型,包括:收集矿区三维地测地理信息,将三维地测地理信息与采场及巷道进行耦合,采用矿山三维建模软件构建三维精细化实体模型,包括地测地理信息模块;增加采矿协同设计模块,进行采矿工程的三维设计;增加地压在线监测模块,并且搭建井下地压监测网络,进行地压在线监测;将三维精细化实体模型数值化,得到三维数值模型;增加围岩状态显示模块,将各模块集成,并基于统一的空间和时间四维坐标,将矿山中的所有信息可视化,配置完整的属性信息,构建完成表示地下矿山透明采场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地下矿山采场各环节的动态化、可视化模型构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数字化及可视化,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矿山透明采场的构建方法和三维可视化模型


技术介绍

1、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矿山数字化及可视化已经成为矿山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趋势,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发展,我国在矿山数字化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促进了我国矿山信息化的发展,然而,目前的矿山数字化工作主要集中在矿体、围岩等要素的实体化,得到的数字化模型往往是静态的,另外目前的矿山数字化虽然可以初步实现矿山工程的可视化,但功能单一,无法动态展示地下矿山状态的实时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矿山透明采场的构建方法和三维可视化模型,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下矿山透明采场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s1、收集矿区三维地测地理信息,将三维地测地理信息与采场及巷道进行耦合,采用矿山三维建模软件构建三维精细化实体模型,所述三维精细化实体模型包括地测地理信息模块;

4、s2、在所述三维精细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矿山透明采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地测地理信息模块,汇总和存储三维地测地理信息,基于精细化的矿山测量和地质勘探数据,达到矿床地质体和井巷工程的精确圈定和可视化分析与展示,通过矿山精细化测量系统快速建立三维空间模型,并收集所述三维空间模型中各点的坐标、节理长度、结构面产状、块体体积信息,确定大范围区域地质要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采矿协同设计模块,基于所述三维地测地理信息,完成包括井巷设计及布置、采矿方法设计、支护设计及选型、充填步骤及厂房、通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矿山透明采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地测地理信息模块,汇总和存储三维地测地理信息,基于精细化的矿山测量和地质勘探数据,达到矿床地质体和井巷工程的精确圈定和可视化分析与展示,通过矿山精细化测量系统快速建立三维空间模型,并收集所述三维空间模型中各点的坐标、节理长度、结构面产状、块体体积信息,确定大范围区域地质要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采矿协同设计模块,基于所述三维地测地理信息,完成包括井巷设计及布置、采矿方法设计、支护设计及选型、充填步骤及厂房、通风、设备在内的各类设计,并生成相关数据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地压在线监测模块,结合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和应力状态以及采矿设计中的井巷工程,设置微震、应力位移、断层/破碎带、渗流各类测点及监测设备,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张理付建新宋卫东于玲马军章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