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损伤智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6111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损伤智能检测装置,包括监测结构和第一定位结构。本技术分别将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放置在钢箱梁的两个钢管柱肢上,在固定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的位置后,转动第一螺栓使支块带动磁通量传感器的朝向角度进行调节,然后使内杆插入进磁通量传感器内,在节点的两个钢管柱肢之间产生位移变形和能量变化时,内杆在磁通量传感器内部移动位置,使磁通量传感器检测到信号,通过磁弹仪对监测到的磁通量信息进行转换读取,并且在无线传输模块的作用下将数据传递至外部终端设备,同时进行声光报警,通过监测节点的位移变形和能量变化两大类参数进行综合判断,以达到节点损伤监测和预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监测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损伤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大多数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弯钩和钢筋搭接等作为构件连接节点,用于民用高层,多层住宅、办公楼、商业中心等;

2、目前,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020048971.4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刚壳混凝土抗震球节点装置,包圆钢管混凝土装配式连接件包括预制钢管和现浇混凝土组成,将现浇混凝土灌至预制钢管内,且预制钢管一端设有圆环面,圆环面与钢管为整体浇注;减震器内置弹簧和磁流变液组成阻尼装置;圆钢管混凝土装配式连接件的预制钢管端部圆环上、预制球形刚性壳体及混凝土填充体内部预留相同孔径的高强螺栓孔道;预制球形刚性壳体螺栓孔道间隙处设有减震器;六个所述圆钢管混凝土装配式连接件与预制刚性壳体通过高强螺栓互相连接,最后现场将现浇混凝土浇筑至圆钢管混凝土装配式连接件的预制钢管内,形成装配式刚性壳混凝土抗震球型节点,便于安装、轻质高强、具有耗散和吸收地震能量的能力;

3、但是,现有技术在钢管混凝土使用过程中,当由于外力等对钢管混凝土节点处产生位移形变时,不便进行及时的监测和预警,容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损伤智能检测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损伤智能检测装置,包括监测结构、第一定位结构、警报结构、调节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监测结构左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底部右侧设置有警报结构,所述监测结构另一侧连接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另一端部与第二定位结构相紧固,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分别安装于钢管混凝土节点处的两个钢管上。

3、优选的,所述监测结构包括左端部与第一定位结构相固定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通过第一螺栓锁紧固定有支块,所述支块另一端连接有磁通量传感器,所述磁通量传感器内侧连接有调节结构。

4、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的结构大小相同。

5、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右侧与监测结构相固定的套座,所述套座内部左侧固定有支承架,所述支承架内部左侧插接固定有套架,并且支承架通过第二螺栓与套架锁紧固定,所述套座底部右侧安装有警报结构。

6、优选的,所述套架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并且第二螺栓贯穿设置于滑槽内侧。

7、优选的,所述支承架左部内侧和套架右部中侧均设置有垫块,并且垫块设置有三个。

8、优选的,所述警报结构包括顶部与第一定位结构相固定的框罩、设置于框罩一侧的蜂鸣器、嵌于框罩前后两侧的led灯条以及设置于框罩内部的磁弹仪,所述框罩内部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且无线传输模块与外部终端设备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一侧与监测结构相连接的内杆、螺纹连接于内杆顶部外侧的外杆、紧固于外杆顶端部的支承座以及紧固于支承座顶侧的转位件,转位件右侧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相紧固。

10、优选的,所述垫块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2、本技术分别将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放置在钢箱梁的两个钢管柱肢上,在固定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的位置后,可转动第一螺栓使支块带动磁通量传感器的朝向角度进行调节控制,然后使内杆插入放置进磁通量传感器内侧,在节点的两个钢管柱肢之间产生位移变形和能量变化时,内杆在磁通量传感器内部移动位置,使磁通量传感器检测到信号,通过磁弹仪对监测到的磁通量信息进行转换读取,并且在无线传输模块的作用下将数据传递至外部终端设备,同时蜂鸣器发出报警声,led灯条发出亮光进行报警,通过监测节点的位移变形和能量变化两大类参数进行综合判断,以达到节点损伤监测和预警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损伤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监测结构(1)、第一定位结构(2)、警报结构(3)、调节结构(4)和第二定位结构(5),所述监测结构(1)左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结构(2),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底部右侧设置有警报结构(3),所述监测结构(1)另一侧连接有调节结构(4),所述调节结构(4)另一端部与第二定位结构(5)相紧固,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和第二定位结构(5)分别安装于钢管混凝土节点处的两个钢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损伤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结构(1)包括左端部与第一定位结构(2)相固定的连接件(11),所述连接件(11)另一端通过第一螺栓(12)锁紧固定有支块(13),所述支块(13)另一端连接有磁通量传感器(14),所述磁通量传感器(14)内侧连接有调节结构(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损伤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和第二定位结构(5)的结构大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损伤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包括右侧与监测结构(1)相固定的套座(21),所述套座(21)内部左侧固定有支承架(22),所述支承架(22)内部左侧插接固定有套架(23),并且支承架(22)通过第二螺栓(24)与套架(23)锁紧固定,所述套座(21)底部右侧安装有警报结构(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损伤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架(23)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31),并且第二螺栓(24)贯穿设置于滑槽(231)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损伤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22)左部内侧和套架(23)右部中侧均设置有垫块(221),并且垫块(221)设置有三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损伤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结构(3)包括顶部与第一定位结构(2)相固定的框罩(31)、设置于框罩(31)一侧的蜂鸣器(32)、嵌于框罩(31)前后两侧的LED灯条(33)以及设置于框罩(31)内部的磁弹仪(34),所述框罩(31)内部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且无线传输模块与外部终端设备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损伤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4)包括一侧与监测结构(1)相连接的内杆(41)、螺纹连接于内杆(41)顶部外侧的外杆(42)、紧固于外杆(42)顶端部的支承座(43)以及紧固于支承座(43)顶侧的转位件(44),转位件(44)右侧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5)相紧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损伤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监测结构(1)、第一定位结构(2)、警报结构(3)、调节结构(4)和第二定位结构(5),所述监测结构(1)左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结构(2),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底部右侧设置有警报结构(3),所述监测结构(1)另一侧连接有调节结构(4),所述调节结构(4)另一端部与第二定位结构(5)相紧固,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和第二定位结构(5)分别安装于钢管混凝土节点处的两个钢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损伤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结构(1)包括左端部与第一定位结构(2)相固定的连接件(11),所述连接件(11)另一端通过第一螺栓(12)锁紧固定有支块(13),所述支块(13)另一端连接有磁通量传感器(14),所述磁通量传感器(14)内侧连接有调节结构(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损伤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和第二定位结构(5)的结构大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损伤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包括右侧与监测结构(1)相固定的套座(21),所述套座(21)内部左侧固定有支承架(22),所述支承架(22)内部左侧插接固定有套架(23),并且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蒙黄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