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挡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6084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挡墙装置;属于冶金领域;包括直墙和侧墙,直墙两端镶嵌在中间包内壁中,侧墙由直墙上端部与内壁交接处向冲击区延伸,直墙与侧墙间安装有垂直于中间包底部的挡坝,挡墙内腔中的直墙上设有导流孔。本技术采用“P”型挡墙设计,减缓冲击区紊流流场的波动趋势;其采用上倾斜导流孔设计,有效提高钢液穿越挡墙的势能,降低其动能,极大地促使夹杂物在冲击区上浮;另外,本技术采用左倾斜导流孔设计,使得钢液在浇铸区形成有效的循环流,促使冲击区来不及上浮的夹杂物进行二次聚集上浮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金领域,涉及了一种促进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挡墙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了一种分别促进中间包冲击区和浇铸区夹杂物去除的挡墙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连铸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对高质量、高纯净钢需求的不断提高,连铸过程特别是中间包钢液中夹杂物的行为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兴起的中间包冶金其核心就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去除夹杂物,为了得到高洁净度的连铸钢,许多研究者致力于改进中间包流动控制形式,通过安装挡墙、挡坝等控流装置来改进中间包钢液的流动特性,促进夹杂物的上浮,提高钢液洁净度。

2、人们在常用的l型挡墙的基础上开发了v型挡墙,很好的解决了中间包内钢液温度不均匀、水口相应时间短、死区体积大的问题,然而,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连铸坯对夹杂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原v型结构挡墙,只能通过增加钢液停留时间,促使部分夹杂物上浮,而剩余夹杂物则穿过挡墙进入浇注区,而浇注区缺乏二次去除夹杂物的功能,使得剩余夹杂物随钢液进入连铸结晶器,这不利于高纯净钢的生产,亟需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促进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挡墙装置。

2、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促进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挡墙装置,包括直墙和侧墙,直墙两端镶嵌在中间包内壁中,侧墙由直墙上端部与内壁交接处向冲击区延伸,直墙与侧墙间安装有垂直于中间包底部的挡坝,挡墙内腔中的直墙上设有导流孔。

3、进一步的,所述挡墙整体设计成p型结构,钢水经过稳流器后绕过挡墙的侧墙,进入挡墙内腔,此时,钢液的紊流效果减弱,绝大部分夹杂物在此区域完成上浮去除,而一些来不及上浮的夹杂物则随着钢液流动,穿过直墙专用导流孔,在直墙后端形成循环流,这时又会有一大部分夹杂物在循环流的作用,逐渐聚集上浮,进一步达到净化钢液的作用。

4、进一步的,所述直墙与侧墙夹角为25°~40°。

5、进一步的,所述侧墙下端有平行于直墙的倒l型部分,其与侧墙是一体成型的。

6、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孔为圆形,长度为80~120mm,圆孔直径为90~120mm,导流孔数量为2个,二者中轴线距离为180~230mm。

7、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孔入口中心与直墙底部距离为400~500mm,导流孔向上与直墙的水平线夹角8°~13°,向左与直墙夹角为30~60°;钢液流出导流孔的过程中,由于与水平位存在一定角度,随着钢液势能的增加,其流速降低,使得钢液在冲击区乃至整个中间包内停留时间增加,有利于夹杂物上浮;其次,导流孔与直墙的夹角,使得钢液进入浇注区后形成循环流,促使细小的夹杂物进一步聚集上浮。

8、进一步的,所述挡坝高度为80mm~120mm;钢水跨过挡坝后进入挡墙内腔。

9、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特点是:1、采用“p”型挡墙设计,减缓冲击区紊流流场的波动趋势;2、采用上倾斜导流孔设计,有效提高钢液穿越挡墙的势能,降低其动能,极大地促使夹杂物在冲击区上浮;3、采用左倾斜导流孔设计,使得钢液在浇铸区形成有效的循环流,促使冲击区来不及上浮的夹杂物进行二次聚集上浮去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挡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墙(1)、导流孔(2)、侧墙(3)和挡坝(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挡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墙(1)上开设有导流孔(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挡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墙(1)与侧墙(3)之间的夹角为25°~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挡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墙(3)的下端开设有平行于直墙(1)的倒L型部分,其与侧墙(3)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挡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2)为圆形,其长度为80~120mm,圆孔直径为90~120mm,所述导流孔(2)的数量为2个,二者中轴线距离为180~23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挡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2)的入口中心与直墙(1)的底部距离为400~500mm,所述导流孔(2)向上与直墙(1)的水平线夹角8°~13°,向左与直墙(1)的夹角为30~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挡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坝(4)的高度为80mm~12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挡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墙(1)、导流孔(2)、侧墙(3)和挡坝(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挡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墙(1)上开设有导流孔(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挡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墙(1)与侧墙(3)之间的夹角为25°~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挡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墙(3)的下端开设有平行于直墙(1)的倒l型部分,其与侧墙(3)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清李明于湛陶镳胡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