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茶渣加工,具体为一种油茶渣与螺旋藻水热液化装置。
技术介绍
1、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小乔木或灌木。油茶幼枝被粗毛;叶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尖,基部楔形,下面中脉被长毛,具细齿,叶柄被粗毛;花顶生,革质,宽卵形,花瓣白色,倒卵形,雄蕊花丝近离生;朔果球形;花期10月至翌年2月,果期翌年9-10月;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油茶”,油茶经过榨油后会形成油茶渣,由于油茶渣内部还含有茶油,因此将油茶渣与螺旋藻进行水热液化处理,可以将油茶渣内部的茶油分离出来。
2、现有装置在对油茶渣与螺旋藻进行处理时,通常使用过滤的方式对油茶渣与螺旋藻所形成的液体进行分离,在分离的过程中由于油茶渣与螺旋藻形成的液体中含有微型颗粒,长久的使用下来会造成过滤网的堵塞,因此影响油茶渣与螺旋藻所形成的液体的分离,且需要不定时的对过滤网进行清理,从而造成装置的使用效率低下,故而我们提出一种油茶渣与螺旋藻水热液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茶渣与螺旋藻水热液化装置,包括:箱体(1)、加热桶(2)、分离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桶(2),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3),所述螺杆(3)远离电机(1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加热桶(2)的内部底壁,所述螺杆(3)的表面且位于加热桶(2)的内部设置有分离盘(4),所述分离盘(4)的顶部开设有若干过滤孔(41),若干所述过滤孔(41)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网(411),所述分离盘(4)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通孔(42),所述通孔(42)的形状与螺杆(3)的形状相适配,所述通孔(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渣与螺旋藻水热液化装置,包括:箱体(1)、加热桶(2)、分离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桶(2),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3),所述螺杆(3)远离电机(1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加热桶(2)的内部底壁,所述螺杆(3)的表面且位于加热桶(2)的内部设置有分离盘(4),所述分离盘(4)的顶部开设有若干过滤孔(41),若干所述过滤孔(41)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网(411),所述分离盘(4)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通孔(42),所述通孔(42)的形状与螺杆(3)的形状相适配,所述通孔(42)的两侧且位于分离盘(4)的内部均开设有移动槽(43),所述移动槽(4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431),所述移动槽(4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磁块(432),所述第二磁块(432)远离电磁铁(43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半环螺栓(433),所述半环螺栓(433)的螺纹与螺杆(3)表面的螺纹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渣与螺旋藻水热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盘(4)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44),所述滑块(4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铁块(4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茶渣与螺旋藻水热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桶(2)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内部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211),所述滑块(44)滑动连接在滑槽(21)的内部,所述铁块(441)与第一磁块(211)相吸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茶渣与螺旋藻水热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1)的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212),所述第一伸缩杆(2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214),所述第一伸缩杆(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