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91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型模具,属于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导磁左侧板、导磁右侧板、非导磁前夹板与非导磁后夹板,导磁左侧板、导磁右侧板、非导磁前夹板与非导磁后夹板组合后形成成型腔,导磁左侧板与导磁右侧板对称设置,非导磁前夹板与非导磁后夹板对称设置,且导磁左侧板与导磁右侧板的截面为等腰梯形,导磁左侧板与导磁右侧板的上底面相对设置;优点是导磁左侧板与导磁右侧板的下底面与成型压机的电磁铁极头紧贴,上底面与成型腔相接,等腰梯形结构的设置,使得从电磁铁极头散发出来的磁力线通过导磁左侧板、导磁右侧板后形成汇聚效果,提高成型腔内的磁力线密度与均匀度,使粉料颗粒更加易于转动,进而提高钐钴永磁材料的取向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烧结钐钴磁体的取向度是指主相晶粒易磁化方向沿取向磁场方向的取向程度。如果烧结钐钴磁体各个粉末颗粒的c轴是混乱取向的,则得到各向同性磁体,此时磁体的剩磁是最低的;若使每个粉末颗粒的c轴沿相同方向取向,制成各向异性磁体,则沿粉末颗粒c轴取向方向有最大剩磁。粉末颗粒的c轴取向程度对磁体剩磁br和磁能积(bh)max均有重要影响,粉末颗粒的取向过程是制造高性能烧结钐钴磁体的关键工艺技术之一。

2、磁场取向成型过程是磁体获得高取向度的关键工艺步骤,该阶段粉末颗粒的取向行为极大程度决定着最终磁体的取向度和磁性能。在磁场取向成型阶段,取向过程与压型过程是同期进行的,一方面磁晶各向异性的钐钴磁粉颗粒沿外磁场方向一致排列获得高的磁场取向度;另一方面,粉末被压制成一定密度、形状与尺寸的压坯。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晶粒的易磁化轴(c轴)转动到取向磁场方向的过程中,由于颗粒之间存在磁团聚、机械阻力、接触摩擦力、颗粒与模具壁之间的摩擦力等影响了晶粒的充分自由取向,那么如何通过合理的成型模具设计,使得电励磁线圈产生的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磁左侧板、导磁右侧板、非导磁前夹板与非导磁后夹板,所述导磁左侧板、导磁右侧板、非导磁前夹板与非导磁后夹板组合后形成成型腔,所述导磁左侧板与所述导磁右侧板对称设置,非导磁前夹板与非导磁后夹板对称设置,且所述导磁左侧板与导磁右侧板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导磁左侧板与所述导磁右侧板的上底面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导磁前夹板与非导磁后夹板上均对称设置有两块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分别与相对应的导磁左侧板或导磁右侧板的腰边面相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左侧板与所述导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磁左侧板、导磁右侧板、非导磁前夹板与非导磁后夹板,所述导磁左侧板、导磁右侧板、非导磁前夹板与非导磁后夹板组合后形成成型腔,所述导磁左侧板与所述导磁右侧板对称设置,非导磁前夹板与非导磁后夹板对称设置,且所述导磁左侧板与导磁右侧板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导磁左侧板与所述导磁右侧板的上底面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导磁前夹板与非导磁后夹板上均对称设置有两块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分别与相对应的导磁左侧板或导磁右侧板的腰边面相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左侧板与所述导磁右侧板的下底面分别与所述非导磁前夹板与非导磁后夹板的两侧边相齐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欢剑胡剑尹善攀高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科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