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535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6
本技术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包括第一光源模组、第二光源模组、第一导光模组、第二导光模组、聚光透镜模组以及匀光元件。第一导光模组用以使来自第一光源模组及第二光源模组的第一至第六色光束传递至第二导光模组。第二导光模组用以使来自第一导光模组的第一至第六色光束传递至聚光透镜模组。聚光透镜模组用以使来自聚光透镜模组的第一至第六色光束传递至匀光元件。第二光导模组还用以使第一至第六色光束各自分为第一子光束以及第二子光束,以使第一子光束及第二子光束入射在聚光透镜模组的入光面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长宽比落在1至1.5的范围内。本技术提出的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可使照明光束及影像光束的颜色较均匀且能量分布较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投影照明,且特别涉及一种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1、以往的投影装置,通常使用蓝光固态光源搭配荧光色轮,利用蓝光激发荧光粉以产生红光/黄光/绿光等色光。而由于固态光源制造技术的进步,目前绿光固态光源的发光效率已大幅提升,因此可直接利用蓝光固态光源、红光固态光源及绿光固态光源来产生投影装置所需的基本三色光。

2、目前市场上厂商提供的固态光源是分别将不同色光的子光源封装成一个模组,并搭配不同体积或形式的散热模组来解热,以提升光源的出光效率。然而,当投影装置使用到多组光源时,这样的封装设计容易会造成合光光路架构复杂且三色光容易因合光设计不良导致投影画面颜色分布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其可产生颜色较均匀的照明光束及影像光束。

2、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照明系统,用以产生照明光束,其包括:第一光源模组,用以产生第一色光束、第二色光束以及第三色光束;第二光源模组,用以产生第四色光束、第五色光束以及第六色光束;第一导光模组,设置在该第一至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系统,用以产生照明光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光模组包括第一分光元件以及第二分光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光模组包括半穿透半反射元件以及第一反射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该第一子光束及多个该第二子光束以该聚光透镜模组的该入光面处的中心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系统,用以产生照明光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光模组包括第一分光元件以及第二分光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光模组包括半穿透半反射元件以及第一反射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该第一子光束及多个该第二子光束以该聚光透镜模组的该入光面处的中心轴对称地入射至该入光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子光束与该第二子光束的距离和该半穿透半反射元件与该第一反射镜于该聚光透镜模组的径向上的距离成正比。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导光模组包括第三反射镜以及第三分光元件,

11.一种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俊黄清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