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多相分离,尤其涉及一种管式缓冲预分离装置和分离方法及管式分离段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海洋、陆地油气田以及大型凝析气田的开发,多相流混输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由于地势不平坦和管道沿线高程的变化,在混输的管道中容易出现段塞流,天然气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变化也会产生凝液,在管道中形成气液两相流,最终形成段塞流。严重的段塞流会对管道末端的油气分离设备及后续工艺设施造成水力冲击、液位波动和阻塞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下游工艺设施很难正常操作。
2、容积式段塞流铺集器通常和一级分离器联合设置,缓冲段塞流对下游设施的影响。指状段塞流捕集器通常用于天然气处理站,捕集集气管线清管产生的液塞。在油田生产中,由于占地面积大,指状段塞流捕集器基本不适用,容积式段塞流捕集器捕集液塞效果较好,但存在气液分离能力不足,分离的气体需要进一步分离才能满足要求;另外由于段塞流中液塞段流速通常是气液混合流速的1.2~1.3倍,在设计时段塞流捕集器入口管嘴通常会较大。这些问题均是液塞在进入段塞流捕集器之前气液没有提前分离造成的。
3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缓冲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缓冲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管包括第一汇集段、第二汇集段及第三汇集段,所述第一汇集段与所述气液缓冲罐连通,所述第二汇集段通过所述第三汇集段与所述气液缓冲罐连通,所述第一汇集段及所述第二汇集段均通过多个所述分支管与所述主管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缓冲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集段及所述第二汇集段远离所述第三汇集段的一端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缓冲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还包括依次串联的来液管、扩径管、第一主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缓冲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缓冲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管包括第一汇集段、第二汇集段及第三汇集段,所述第一汇集段与所述气液缓冲罐连通,所述第二汇集段通过所述第三汇集段与所述气液缓冲罐连通,所述第一汇集段及所述第二汇集段均通过多个所述分支管与所述主管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缓冲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集段及所述第二汇集段远离所述第三汇集段的一端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缓冲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还包括依次串联的来液管、扩径管、第一主管、缩径管、第二主管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气液缓冲罐连接,所述第一主管与所述第一汇集段对应设置,所述第二主管与所述第二汇集段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主管、所述第一汇集段及连接所述第一主管及所述第一汇集段的所述分支管构成了第一级管式分离段,所述第二主管、所述第二汇集段及连接所述第二主管及所述第二汇集段的所述分支管构成了第二级对称管式分离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式缓冲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主管的管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缓冲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来液管、扩径管及第一主管,所述分支管与所述第一主管连接,所述第一主管的管径大于所述来液管的管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式缓冲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管的长度是所述第一主管的管径的30倍。
8.一种管式缓冲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管式缓冲预分离装置,所述管式缓冲预分离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式缓冲预分离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荣,于立松,曹磊,魏建武,刘冀朋,张琦,江鹏,李欢,何利民,杨东海,蔡亮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