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21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包括主体、前门、左侧门、右侧门、电装板、脚轮和密封条,所述主体前方和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分别安装有前门、左侧门和右侧门,安装槽的边缘均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与安装槽的边缘的夹角小于90°,折边上套接有用于增加密封性的密封条,所述主体的背面开设向内凹陷的V字形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用于防水,本发明专利技术防水性能好,集束化的电源连接线使得电源接线更加简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


技术介绍

1、工业冷却用水在冷却生产设备和产品过程中,水温升高,其化学性质变化不大,但是冷却水降温后长期循环使用,水中某些溶质浓缩,尘土积累,微生物滋长,可以造成设备管道内垢物沉积或对金属设备的腐蚀,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水质稳定处理,才能使循环用水系统正常运行。因此需要用吸垢装置对循环水系统就行过滤,但是现有智能吸垢机前门内部未设有内部面板,前门及左右侧门只采用单道翻边进行密封,密封性能差,容易发生漏水现象;后面与集垢器连接的出线口采用不可拆卸的密封接头,线缆直接连到电装板的元器件上,现场安装受限,拆线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智能吸垢机前门内部未设有内部面板,前门及左右侧门只采用单道翻边进行密封,密封性能差,容易发生漏水现象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包括主体、前门、左侧门、右侧门、电装板、脚轮和密封条,所述主体前方和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分别安装有前门、左侧门和右侧门,安装槽的边缘均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与安装槽的边缘的夹角小于90°,折边上套接有用于增加密封性的密封条,所述主体的背面开设向内凹陷的v字形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用于防水。

4、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前方安装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表面开设有人机界面安装孔、电源指示灯和急停开关安装孔,前面板位于前门后方。

5、进一步的,所述前门与主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内部上下底面均固定安装有带有腰孔的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用于安装电装板,所述电装板用于安装各种电气件。

7、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加强筋板,所述一个加强筋板位于主体底部的右侧,另一个加强筋板位于主体底部的左侧。

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表面开设有两个集束化电极安装接口和电源入口,所述集束化电极安装接口将多条电极线统一到一个接口。

9、进一步的,所述前门表面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与前门的连接处设置有胶条。

10、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脚轮。

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向内倾斜的顶部折边让流入主体与前门、左侧门和右侧门连接处的水延折边向外出流出,避免流向主体内部,安装槽两侧的折边起到引流作用,引导水流流向主体底部,从而保证智能吸垢机主体的干燥,向内凹陷的v字形安装架较传统式的凸出的电源安装架,更能起到保护电源性的作用(水流从主体向下滴落时不易流入向内凹陷的安装架),通过两个结构的设计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避免智能吸垢机在长期接触水后出现渗水情况。

13、(2)通过将主体前方设计为前面板和前门两侧,从而避免人机界面安装孔、电源指示灯和急停开关安装孔等电器直接暴露在外部,较传统的操作界面直接暴露在外部的吸垢机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性能。

14、(3)通过不同位置的带腰孔的加强筋板的设计,使得电装板可在外部装玩部分电气件后再安装进主体内部,从而提高电气件的安装效率,同时可根据现场需求选择安装在左侧或者右侧,进一步提升便捷性;传统的吸垢机的背面设置有多个电源接线口,接线复杂,移动后重新接线繁琐,通过集束化电极安装接口的设计将多条电极线统一到一个接口从而只需要连接一根电极线,大大简化了接线流程。

15、(4)底部的脚轮的设计便于本智能吸垢机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前门(2)、左侧门(3)、右侧门(4)、电装板(5)、脚轮(6)和密封条(7),所述主体(1)前方和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内分别安装有前门(2)、左侧门(3)和右侧门(4),安装槽(8)的边缘均设置有折边(15),所述折边(15)与安装槽(8)的边缘的夹角小于90°,折边(15)上套接有用于增加密封性的密封条(7),所述主体(1)的背面开设向内凹陷的V字形安装架(17),所述安装架(17)用于防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前方安装有前面板(11),所述前面板(11)表面开设有人机界面安装孔(12)、电源指示灯(13)和急停开关安装孔(14),前面板(11)位于前门(2)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2)与主体(1)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部上下底面均固定安装有带有腰孔的加强筋板(16),所述加强筋板(16)用于安装电装板(5),所述电装板(5)用于安装各种电气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加强筋板(16),所述一个加强筋板(16)位于主体(1)底部的右侧,另一个加强筋板(16)位于主体(1)底部的左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7)表面开设有两个集束化电极安装接口(18)和电源入口(10),所述集束化电极安装接口(18)将多条电极线统一到一个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所述前门(2)表面开设有观察窗(9),所述观察窗(9)与前门(2)的连接处设置有胶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所述主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脚轮(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前门(2)、左侧门(3)、右侧门(4)、电装板(5)、脚轮(6)和密封条(7),所述主体(1)前方和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内分别安装有前门(2)、左侧门(3)和右侧门(4),安装槽(8)的边缘均设置有折边(15),所述折边(15)与安装槽(8)的边缘的夹角小于90°,折边(15)上套接有用于增加密封性的密封条(7),所述主体(1)的背面开设向内凹陷的v字形安装架(17),所述安装架(17)用于防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前方安装有前面板(11),所述前面板(11)表面开设有人机界面安装孔(12)、电源指示灯(13)和急停开关安装孔(14),前面板(11)位于前门(2)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吸垢机防水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2)与主体(1)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龙
申请(专利权)人:奥瑞奇常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