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剑毓专利>正文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504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在施工时,要将四根底梁两两彼此通过铰接柱首尾铰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每个铰接柱的中央上端面具有一个用于安装立柱的承插孔,将其中一个铰接柱命名为预埋柱,与预埋柱所连接的其中一底梁的侧壁固定有一根定位杆,定位杆位于预埋柱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按照建筑尺寸标记出四个角落点,每个角落点出开挖一个基坑;将预埋柱的下段埋入其中一个基坑内,然后填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型稳固之后,将四根底梁展开成为一个标准的矩形框体,承载基础框架即建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施工方法可以快速进行钢结构建筑的施工,确保建筑承载基础结构的稳定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钢结构建筑是一种以钢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的建筑类型,其构件通常由型钢和钢板等钢制材料制成,例如钢梁、钢柱和钢桁架等。这些构件之间通常通过焊接、螺栓或铆钉进行连接。钢结构建筑的优势在于其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度好、抵抗变形能力强。钢材的匀质性和各向同性特性使其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同时其塑性和韧性好,能够承受较大的变形,从而能够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此外,钢结构建筑的工业化程度高,可以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这有助于缩短建筑工期。

2、然而,目前对于钢结构建筑的施工主要是将上述各自构件逐一拼接起来,几乎都是在现场进行拼接,由于施工和出厂前的车间加工原因,可能会导致一些构件在现场安装时不能很快地进行装配,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符合对应的装配结构,容易延误工期,且由于装配的特殊性,对工人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水平的要求更高,工人需要很好地识别装配图才能尽可能快而准确地进行装配,这可能会影响其在某些领域的普及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包括对建筑起着承载作用的承重基础框架进行安装施工,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础框架在出厂前须预先安装在一起,其具体安装方法为:将四根底梁(2)两两彼此通过铰接柱(1)首尾铰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每个铰接柱(1)的中央上端面具有一个用于安装立柱(3)的承插孔,将其中一个铰接柱(1)命名为预埋柱,与预埋柱所连接的其中一底梁(2)的侧壁固定有一根定位杆(4),定位杆(4)位于所述预埋柱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然后在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时候,将平行四边形结构挤压成条状结构进行运输,该条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与定位杆(4)的长度方向一致;p>

2.如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包括对建筑起着承载作用的承重基础框架进行安装施工,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础框架在出厂前须预先安装在一起,其具体安装方法为:将四根底梁(2)两两彼此通过铰接柱(1)首尾铰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每个铰接柱(1)的中央上端面具有一个用于安装立柱(3)的承插孔,将其中一个铰接柱(1)命名为预埋柱,与预埋柱所连接的其中一底梁(2)的侧壁固定有一根定位杆(4),定位杆(4)位于所述预埋柱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然后在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时候,将平行四边形结构挤压成条状结构进行运输,该条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与定位杆(4)的长度方向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四根立柱(3)的底端插接安装在对应铰接柱(1)上的承插孔内,使得四根立柱(3)直立安装,然后在每相邻两根立柱(3)之间安装墙壁架,在安装墙壁架时,先将墙壁架一侧与其中一根立柱(3)连接,并将墙壁架的底面顺着底梁(2)长度方向立于对应的底梁(2)上,然后将竖直设置的另一根立柱(3)逐步靠拢墙壁架的另一侧,并与之初步插接后,再将该另一根立柱(3)竖直下移,插入到对应的铰接柱(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扇所述墙壁架的两相对侧均固定有若干插接件(6),所述插接件(6)呈人字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壁架包括纵横交错的横梁(9)和纵梁(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军强李延国高雷王栋周剑毓
申请(专利权)人:周剑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