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5023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4
本技术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公开了溶铜装置。其中,溶铜装置包括壳体、溶铜槽和通道,壳体内部设有电解槽和多个溶铜槽,电解槽与多个溶铜槽并排设置,且电解槽位于壳体的一端,电解槽与相邻溶铜槽连通,远离电解槽的溶铜槽的下部设有进口,通道固设于任意相邻两个溶铜槽之间,通道的上部设有进液口,通道的下部设有出液口,进液口与远离电解槽的溶铜槽的侧壁上部连通,出液口与靠近电解槽的溶铜槽的侧壁下部连通。本技术将溶铜槽内的溶液注满后才会经过通道进入至下一个溶铜槽的下部,延长了溶液在溶铜槽内的停留时间,使得溶液与溶铜槽内的铜材反应时间延长,提高溶铜效率,有效生成二价铁和二价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镀,具体涉及溶铜装置


技术介绍

1、电镀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在物体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的过程。电镀通常用于美化、保护和改善物体表面性能。

2、现有技术中,溶铜装置内设有多个溶铜槽,循环泵从外界抽取含有三价铁的溶液分别打入多个溶铜槽的下部,相邻两个溶铜槽之间设有隔板,隔板靠近溶铜槽的下部开设有贯穿孔,多个溶铜槽的下部经贯穿孔相互连通,使得溶铜槽内的三价铁与纯铜的反应时间较短,溶铜效率低,无法有效生成二价铁(fe2+)和二价铜(cu2+),甚至在自循环泵常开的情况下也无法满足二价铁(fe2+)和二价铜(cu2+)的浓度要求,导致电能浪费,电镀产能及品质要求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溶铜装置,以解决溶铜槽内的三价铁与纯铜的反应时间较短,溶铜效率低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溶铜装置,包括:

3、壳体,内部设有电解槽和多个溶铜槽,所述电解槽与多个所述溶铜槽并排设置,且所述电解槽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电解槽与相邻所述溶铜槽连通,远离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301)与所述通道(3)的顶面之间留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302)贯穿所述通道(3)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3)包括第一隔板(304)与第二隔板(305),所述第一隔板(304)与所述第二隔板(305)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隔板(304)与所述第二隔板(305)之间形成流通空腔(303),所述进液口(301)设于所述第一隔板(304)的上部,所述出液口(302)设于所述第二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301)与所述通道(3)的顶面之间留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302)贯穿所述通道(3)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3)包括第一隔板(304)与第二隔板(305),所述第一隔板(304)与所述第二隔板(305)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隔板(304)与所述第二隔板(305)之间形成流通空腔(303),所述进液口(301)设于所述第一隔板(304)的上部,所述出液口(302)设于所述第二隔板(305)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30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进液口(301)沿所述第一隔板(304)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30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液口(302)沿所述第二隔板(305)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冬华许昌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德东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