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菌棒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498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菌棒制备装置,包括粉碎仓,所述粉碎仓内的侧边处设置有上料斜台,所述粉碎仓内壁底端处连接有下料斜坡,所述粉碎仓内设置有破碎刀组,所述粉碎仓上端安装有顶封盖,且粉碎仓贴近顶封盖处设置有档条;所述下料斜坡的侧边设置有下料斜台,且下料斜台的下端连接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下端安装有导料通道,且导料通道内设置有挤出杆。本技术通过下料斜台连通下料斜坡与下料口,可以配合破碎刀组将原料进行粉碎处理,下料斜坡将粉碎后的原料直接导出进行制备,避免原料在进行破碎以及转移时灰尘大量扬出,提升菌棒的生产环境质量,并通过下料口将物料均匀的导进导料通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菌棒制备,具体为一种食用菌菌棒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1、菌棒也是指菌包,菌包是用袋装的培养基植料中接入菌种再经过大棚培养和温控培养做成的,生产食用菌时,只要保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菌包内的水分,就可以长出食用菌,而菌棒制备是食用菌养殖的重要过程。

2、现有的菌棒在进行制备时直接将原料粉碎后转入打包设备,在转移以及破碎的途中会产生大量的粉碎灰尘,对生产环境造成影响;其次、在进行装包时需要工人一直手持套袋并将套袋套在装备管上,手动操作容易造成套袋填充不完全现象产生,极易造成同批次成品质量不一;最后、由于不同菌种生产的菌棒长度不一,现有的设备统一的承接平台与不同菌棒之间的适配性较差,承接平台长短无法调整导致操作极易受到限制,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食用菌菌棒制备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菌棒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菌棒在进行制备时直接将原料粉碎后转入打包设备,在转移以及破碎的途中会产生大量的粉碎灰尘,对生产环境造成影响;其次、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菌棒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仓(1),所述粉碎仓(1)内的侧边处设置有上料斜台(2),所述粉碎仓(1)内壁底端处连接有下料斜坡(3),所述粉碎仓(1)内设置有破碎刀组(5),所述粉碎仓(1)上端安装有顶封盖(4),且粉碎仓(1)贴近顶封盖(4)处设置有档条(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盖(4)与粉碎仓(1)为合页连接,且顶封盖(4)与档条(41)为贴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斜坡(3)通过下料斜台(6)与下料口(7)构成连通结构,所述下料口(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菌棒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仓(1),所述粉碎仓(1)内的侧边处设置有上料斜台(2),所述粉碎仓(1)内壁底端处连接有下料斜坡(3),所述粉碎仓(1)内设置有破碎刀组(5),所述粉碎仓(1)上端安装有顶封盖(4),且粉碎仓(1)贴近顶封盖(4)处设置有档条(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盖(4)与粉碎仓(1)为合页连接,且顶封盖(4)与档条(41)为贴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斜坡(3)通过下料斜台(6)与下料口(7)构成连通结构,所述下料口(7)与导料通道(8)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通道(8)与挤出杆(9)为嵌套贯穿连接,所述导料通道(8)设为倾斜结构,且导料通道(8)的倾斜角度与下料斜坡(3)的倾斜角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莉贺正佳王登权
申请(专利权)人:华池县蔬菜产业办公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