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奏的加快,汽车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而车辆速度的提升和人们对于安全的重视,对车辆的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身的材料和结构在车辆的安全性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初,汽车内饰件在装配过程中经常需要在安装凹槽内安装固定螺钉,当螺钉安装后,螺丝面会裸露在外影响美观。
2、目前,对于汽车的泡沫塑料epp(expanded polypro pylene)内饰外观件一般通过专用底座和卡扣的方式固定安装在车身钣金件上以提高美观性和连接稳固性。
3、但是,为了确保泡沫塑料内饰件与车身钣金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二者之间的连接固定位置不仅仅限于一个或两个,这样就会由于泡沫塑料内饰件上多个连接固定位置的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的连接固定位置采用不同结构的底座与卡扣连接,从而导致底座不通用,需要开发多种底座模具,造成开发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同时运输、储存、组装识别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采用内饰件上的安装凸台差异化,底座作为标准件分别与安装凸台和卡扣连接,同时解决了连接结构外观裸露、开发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及运输、储存、组装识别难度较大的问题。
2、本技术的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包括用于与车身零件连接的卡扣,卡扣包括依次连接的圆盘、限位挡片和弹性插头,安装结构还包括底座,其中,汽车内饰件上设有安装凸台,底座卡
3、根据本技术的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汽车内饰件的本体上设有一体成型的安装凸台,安装凸台根据汽车内饰件的结构进行差异化适用性设计,安装凸台内均设有能够与底座卡接的卡接结构,以保证底座作为标准连接件能够与所有安装凸台适配,卡扣装配至底座上,从而完成汽车内饰件的本体与卡扣的装配,形成一个汽车内饰件装配体总成,再装配至车身零件上,实现汽车内饰件的固定装配。因此,根据本技术的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同时解决了连接结构外观裸露、开发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及运输、储存、组装识别难度较大的问题。
4、在一实施例中,底座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其中,第一安装板的周边与第二安装板的底面之间采用支撑板围合形成具有侧部开口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和与安装孔连通的第一通过槽,第一通过槽与侧部开口对应设置,圆盘与限位挡片之间的连接部沿第一通过槽进入安装孔内以使圆盘卡接在第一容纳腔内,安装凸台顶部设有第二通过槽以使底座进入安装凸台内,第二通过槽的内侧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安装板的周边卡接在第一卡槽内。
5、上述结构形式的底座,结构简单紧凑,生产制造简单,装配操作便捷,成本低,且使得分别与卡扣和安装凸台卡接后,整体外观美观。
6、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板的底部设有支撑部,第二通过槽的底部设有第二卡槽,支撑部的底部与第二卡槽卡接。
7、通过进一步在第二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支撑部与第二卡槽卡接,能够进行一步提高底座与安装凸台连接的稳定可靠性。
8、在一实施例中,支撑部对称设置在第二安装板底部的两侧。
9、通过对称设置支撑部进行卡接,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定可靠性。
10、在一实施例中,支撑部的两端设有卡接筋,第二通过槽的两侧设有第三卡槽,卡接筋卡接在第三卡槽内。
11、进一步通过卡接筋与第三卡槽卡接,使得底座与安装凸台连接的稳定可靠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12、在一实施例中,卡接筋的外侧面为圆弧面。
13、卡接筋的外侧面采用圆弧面结构,便于从第二卡槽两端进入第三卡槽内进行卡接。
14、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过槽的两侧对称设有与限位挡片底部抵接的防脱凸台。
15、通过设置防脱凸台,可以有效提高卡扣与车身零件连接的稳定可靠性。
16、在一实施例中,防脱凸台顶部为半球形结构。
17、上述结构形式的防脱凸台,既能够很好地对卡扣起到限位防滑脱作用,又能够避免对卡扣的损坏。
18、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过槽为内窄外宽的喇叭状结构,第一通过槽与安装孔之间设有过渡圆弧结构。
19、上述结构形式的第一通过槽与安装孔的连接结构,使得卡扣的卡接装配极其便捷。
2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均为圆形结构。
21、上述结构形式的第一安装板结构和第二安装板结构,使得整个底座的结构简单美观,易于加工制作。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内饰件上的安装凸台差异化,底座作为标准件分别与安装凸台和卡扣连接,同时解决了连接结构外观裸露、开发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及运输、储存、组装识别难度较大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包括用于与车身零件(11)连接的卡扣(12),卡扣(12)包括依次连接的圆盘(121)、限位挡片(122)和弹性插头(12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底座(13);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包括第一安装板(131)和第二安装板(132);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32)的底部设有支撑部(136),所述第二通过槽(151)的底部设有第二卡槽(153),所述支撑部(136)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卡槽(153)卡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6)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132)底部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6)的两端设有卡接筋(137),所述第二通过槽(151)的两侧设有第三卡槽(154),所述卡接筋(137)卡接在所述第三卡槽(154)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的安
7.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过槽(1312)的两侧对称设有与所述限位挡片(122)底部抵接的防脱凸台(131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凸台(1314)顶部为半球形结构。
9.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过槽(1312)为内窄外宽的喇叭状结构,所述第一通过槽(1312)与所述安装孔(1311)之间设有过渡圆弧结构(1313)。
10.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3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32)均为圆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包括用于与车身零件(11)连接的卡扣(12),卡扣(12)包括依次连接的圆盘(121)、限位挡片(122)和弹性插头(12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底座(13);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包括第一安装板(131)和第二安装板(132);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32)的底部设有支撑部(136),所述第二通过槽(151)的底部设有第二卡槽(153),所述支撑部(136)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卡槽(153)卡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6)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132)底部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6)的两端设有卡接筋(137),所述第二通过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传宇,徐亚君,卢业林,汤小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