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4721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2
本申请涉及生态生态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分区规划蓄水路线;塘体间串联沟通;生态沟构建,生用梯形断面,护岸采取水生植物护岸技术;生态沟底部采用砾石床技术,铺设砾石和曝气管,采用曝气风机提供氧气,且在生态沟铺设用于防护曝气管的防护装置,而且还在生态沟靠近液位位置设置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曝气管工作与否;塘体的防渗与水量控制,对存在渗漏隐患的改造后水塘按蓄水面积进行防渗处理;改造后水塘在出口处设生态溢流堰,生态溢流堰一侧埋设排水阀以控制排泄和蓄水;多塘污染物拦截与净化。本申请在污水和生物膜接触时,利用生物膜中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生态生态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1、生态塘又称稳定塘,含有氮磷的污水进入生态塘时不仅可被植物拦截,在塘内微生物-水生植物-底泥系统的综合作用,可以使氮磷降解,被植物吸收,污水得以净化。不仅可截留径流中的氮磷,也可净化存留在塘内静止水体中的氮磷。既可养殖水产动物,又可种植藕、茭白等水生植物,构成水体-动物-植物一体的人工生态系统,处理后的水可回用,具有较高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多级生态塘净化污水技术是在单个不同类型的生态塘基础之上,为了进一步深入处理污染物,提高去除效果,达到更优水质,将不同类型生态塘进行串联,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生态塘的优势弥补不足,建立多级湿地、塘组合系统。

2、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610681696.8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包括:分区规划蓄水路线,塘体间串联沟通,塘体的防渗与水量控制,多塘污染物拦截与净化;治理区域按现状地形划分为若干流域区块,通过工程措施串联流域区块内散布沟塘,形成“长藤结瓜”模式的排蓄水体系,进一步扩大蓄水容量,增强水量调控功能;利用乔灌草拦截与净化体系、多塘内部净化体系,层层截留地表径流中的非点源污染物,通过地下入渗与多塘内部存储,减少径流输出量,并利用系统内部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实现对径流污染物的截留、沉积、吸收和转化。本专利技术不但具有滞蓄雨水、削减洪峰的作用,还具有在枯水季节生态补水功能,符合“扩大容量、削除存量”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的治理理念。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生态沟也用于对氮、磷进行净化的效果,目前生态沟内采用生态砾石床技术,利用生物膜中微生物的氧化分别作用使得污水得到净化,同时还需要通过实时开启曝气装置提升生物净化的效果,目前曝气管与砾石铺设在一起,并未设置对曝气管进行防护的结构,若曝气管堵塞或者漏气都会影响氮磷净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并未设置对曝气管进行防护的结构导致曝气管发生故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分区规划蓄水路线:根据治理区域得地形划分为多个汇流区块,将多个汇流区块分别进行汇水流量计算,扩挖整合各汇流区块内的原有沟塘,形成散布塘体;

5、塘体间串联沟通:根据分区规划蓄水路线的地势,自由而下疏挖生态沟,串联散布塘形成泄蓄水通道;

6、生态沟构建:生态沟采用梯形断面,护岸采取水生植物护岸技术,植物配置选用本土优势水生植物种,上游布置耐污能力强、根系发达挺水植物种,下游布置本土优势沉水植物种;生态沟分段修建溢流坝;生态沟底部采用砾石床技术,铺设砾石和曝气管,采用曝气风机提供氧气,且在生态沟铺设用于防护曝气管的防护装置,而且还在生态沟靠近液位位置设置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曝气管工作与否;

7、塘体的防渗与水量控制:对存在渗漏隐患的改造后水塘按蓄水面积进行防渗处理;改造后水塘在出口处设生态溢流堰,生态溢流堰一侧埋设排水阀以控制排泄和蓄水;

8、多塘污染物拦截与净化:乔灌草拦截与净化体系,及多塘内部净化体系;

9、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多个铺设在砾石内部的防护管、用于驱动所述曝气管在所述防护管内转动的调节机构、用于监控所述曝气管内气压的气压传感器以及用于对所述曝气管上曝气孔清理的清理机构,所述曝气管套设于所述防护管内且所述曝气管与所述防护管适配,所述防护管设置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长度方向沿着所述防护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曝气管上所述曝气孔在初始位置时与所述防护管内壁贴合,多个所述曝气管分别与所述曝气风机通过不同气管连接。

10、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防护管端部固定连接的调节管、与所述曝气管任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管、与所述曝气管端部固定连接的叶轮以及用于给所述叶轮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所述调节管内部为空腔,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叶轮包括套管以及多个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套管外的叶片,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连接管外且所述套管的一端与所述曝气管对应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曝气管与所述调节管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11、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防护管端部固定连接的调节管、与所述曝气管任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管、与所述曝气管端部固定连接的叶轮以及用于给所述叶轮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所述调节管内部为空腔,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叶轮包括套管以及多个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套管外的叶片,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连接管外且所述套管的一端与所述曝气管对应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曝气管与所述调节管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12、可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与所述曝气风机连接的动力管、多个与所述动力管连接的正向管、多个与所述动力管连接的反向管、多个正向喷头以及多个反向喷头,所述正向喷头与所述反向喷头固定在同一个叶片上且位于所述叶片的两侧,所述正向管与所述正向喷头连接,所述反向管与所述反向喷头连接,所述正向管以及所述反向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调节管还设置有与外界连接的外界管。

13、可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管上的清理管、活动设置于所述清理管上的毛刷、用于清洗毛刷运动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对所述毛刷清洁的清洗组件,所述清理管朝向所述曝气管的一侧设置有清理口,所述毛刷的运动方向沿着所述曝气管截面圆的径向方向,所述毛刷伸出所述清理口后对所述曝气孔进行清理。

14、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充气皮囊、充气管以及充气泵,所述充气泵放置于外部环境,所述充气皮囊固定在所述毛刷背部,所述充气皮囊的另一侧与所述清理管内壁抵接,所述充气管用于连接所述充气泵与所述充气皮囊,所述毛刷弹性设置于所述清理管内。

15、可选的,所述清洗组件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水泵,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所述清理管外壁,所述出水管也设置于所述清理管的外壁,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清理管内,所述清理管靠近于所述防护管的出气口位置,所述进水管以及所述出水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16、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监控生态沟液位高度的液位监控机构以及用于监控生态沟液位变化速度的液位变化机构,所述液位监控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生态沟壁面的监控板、固定在所述监控板上的第一液位传感器以及用于实现所述监控板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生态沟侧壁设置有标准水位口以及最高水位口,所述监控板设置于所述最高水位口的上方,所述生态沟在所述最高水位口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放置口,所述固定板初始位置时所述监控板遮挡所述最高水位口且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放置口内。

17、可选的,所述液位变化机构包括弹性设置于所述最高水位口内的滑板、固定在所述滑板上的第二液位传感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运动的传动组件,所述滑板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防护管(7)端部固定连接的调节管(10)、与所述曝气管(5)任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管(11)、与所述曝气管(5)端部固定连接的叶轮以及用于给所述叶轮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所述调节管(10)内部为空腔,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11)连接,所述叶轮包括套管(12)以及多个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套管(12)外的叶片(13),所述套管(12)套设在所述连接管(11)外且所述套管(12)的一端与所述曝气管(5)对应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曝气管(5)与所述调节管(10)之间通过轴承(1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与所述曝气风机(6)连接的动力管(15)、多个与所述动力管(15)连接的正向管(16)、多个与所述动力管(15)连接的反向管(17)、多个正向喷头(18)以及多个反向喷头(19),所述正向喷头(18)与所述反向喷头(19)固定在同一个叶片(13)上且位于所述叶片(13)的两侧,所述正向管(16)与所述正向喷头(18)连接,所述反向管(17)与所述反向喷头(19)连接,所述正向管(16)以及所述反向管(17)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调节管(10)还设置有与外界连接的外界管(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管(7)上的清理管(21)、活动设置于所述清理管(21)上的毛刷(22)、用于清洗毛刷(22)运动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对所述毛刷(22)清洁的清洗组件,所述清理管(21)朝向所述曝气管(5)的一侧设置有清理口(23),所述毛刷(22)的运动方向沿着所述曝气管(5)截面圆的径向方向,所述毛刷(22)伸出所述清理口(23)后对所述曝气孔进行清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充气皮囊(24)、充气管(25)以及充气泵(26),所述充气泵(26)放置于外部环境,所述充气皮囊(24)固定在所述毛刷(22)背部,所述充气皮囊(24)的另一侧与所述清理管(21)内壁抵接,所述充气管(25)用于连接所述充气泵(26)与所述充气皮囊(24),所述毛刷(22)弹性设置于所述清理管(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包括进水管(27)、出水管(28)以及水泵(29),所述进水管(27)设置于所述清理管(21)外壁,所述出水管(28)也设置于所述清理管(21)的外壁,所述水泵(29)设置于所述清理管(21)内,所述清理管(21)靠近于所述防护管(7)的出气口(9)位置,所述进水管(27)以及所述出水管(28)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监控生态沟(1)液位高度的液位监控机构以及用于监控生态沟(1)液位变化速度的液位变化机构,所述液位监控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生态沟(1)壁面的监控板(30)、固定在所述监控板(30)上的第一液位传感器(31)以及用于实现所述监控板(30)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生态沟(1)侧壁设置有标准水位口(32)以及最高水位口(33),所述监控板(30)设置于所述最高水位口(33)的上方,所述生态沟(1)在所述最高水位口(33)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31)的放置口(34),所述固定板初始位置时所述监控板(30)遮挡所述最高水位口(33)且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31)位于所述放置口(34)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变化机构包括弹性设置于所述最高水位口(33)内的滑板(35)、固定在所述滑板(35)上的第二液位传感器(36)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36)运动的传动组件,所述滑板(35)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36)的安装口(37),所述安装口(37)运动至所述最高水位口(33)外所需要的时间为设定所述生态沟(1)液位从标准水位口(32)上升至最高水位口(33)时所需的时间,所述安装口(37)与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36)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浮动腔(38)、浮动设置于所述浮动腔(38)内的浮动板(39)以及传动块(40),所述传动块(40)固定在所述滑板(35)端部且所述传动块(40)端面设置为斜面且斜面沿着朝向所述浮动板(39)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防护管(7)端部固定连接的调节管(10)、与所述曝气管(5)任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管(11)、与所述曝气管(5)端部固定连接的叶轮以及用于给所述叶轮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所述调节管(10)内部为空腔,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11)连接,所述叶轮包括套管(12)以及多个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套管(12)外的叶片(13),所述套管(12)套设在所述连接管(11)外且所述套管(12)的一端与所述曝气管(5)对应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曝气管(5)与所述调节管(10)之间通过轴承(1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与所述曝气风机(6)连接的动力管(15)、多个与所述动力管(15)连接的正向管(16)、多个与所述动力管(15)连接的反向管(17)、多个正向喷头(18)以及多个反向喷头(19),所述正向喷头(18)与所述反向喷头(19)固定在同一个叶片(13)上且位于所述叶片(13)的两侧,所述正向管(16)与所述正向喷头(18)连接,所述反向管(17)与所述反向喷头(19)连接,所述正向管(16)以及所述反向管(17)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调节管(10)还设置有与外界连接的外界管(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管(7)上的清理管(21)、活动设置于所述清理管(21)上的毛刷(22)、用于清洗毛刷(22)运动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对所述毛刷(22)清洁的清洗组件,所述清理管(21)朝向所述曝气管(5)的一侧设置有清理口(23),所述毛刷(22)的运动方向沿着所述曝气管(5)截面圆的径向方向,所述毛刷(22)伸出所述清理口(23)后对所述曝气孔进行清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充气皮囊(24)、充气管(25)以及充气泵(26),所述充气泵(26)放置于外部环境,所述充气皮囊(24)固定在所述毛刷(22)背部,所述充气皮囊(24)的另一侧与所述清理管(21)内壁抵接,所述充气管(25)用于连接所述充气泵(26)与所述充气皮囊(24),所述毛刷(22)弹性设置于所述清理管(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塘生态补水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包括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璇国小龙熊其玲张芷温徐丽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